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盘算赔钱卖高铁 眼光应该向前看

企业报道  2016-02-19 16:36:11 阅读:

  ■ 翁志刚 职员

  中国为啥要“赔钱”卖高铁?曾经,在印尼高铁争夺上中国完胜日本,中日双方印尼高铁方案中:日本方面提供0.1%的贷款,而且贷款需要印尼政府担保,还款期限为40年;而中国方面是提供全额贷款,无需印尼政府担保,还款期限为50年。消息一出,各位勤俭持家的小伙伴们就开始盘算了。(2月15日 凤凰财经)

  中日双方印尼高铁的承建上在前段时间可谓是到了白热化阶段,经过百般周折,中国最终拿下了这个世所瞩目的标案。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经过两相对比后,发现中国提供的方案更加优惠,在贷款利率和印尼政府是否担保方面都是如此。随即,中国为他国赔钱建高铁的声音也在网络上广泛出现。

  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不是在赔钱赚吆喝?中国为啥要赔钱给他国建设高铁?种种声音,一时间此起彼伏。

  谁会赔钱跟别人做生意呢?对个人是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高铁走出去,一方面来说,这不仅是高铁大战略,而且是国家大战略。所谓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这句话放在国家身上同样也适用。虽然此次中国承建的印尼雅万高铁只有区区150公里,对比每年我国建成投产的3000公里左右的高铁里程算不得什么,但是,这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插旗动作”。也就是说,像印尼这样一个具有2.5亿人口的东南亚大国,以后再要建设高铁,无论怎样的规模,必须要使用中国标准,以图与原先业已完成的高铁进行对接。更为重要的是,其他东南亚国家如果想联通印尼高铁,也须使用中国标准。这就是典型的“插旗效应”。

  其次,高铁卖出去的不仅仅是车厢,而是一整套的配套系统,除了线路建设工程以外,还卖牵引供电设备、通信信号设备、桥梁涵洞设备等等。意思就是说,一个高铁的发展和出售,能够带动背后国内成百上千个的企业,能够促进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就业,“外差效应”即为如此。总而言之,获利是长远的,而产业链更是能够得到预期效应的发展。

  高铁走出去固然值得高兴,但是也有奇谈怪论说:“与其卖给他国高铁,不如把这些钱发给老百姓”。笔者对此不禁哑然,这不是典型的杀鸡取卵的思维吗?养鸡就一定今天必须吃肉?留着下蛋难道不是长远之法?国家发展看长远,只盘算当下,这是短视行为。更何况,国内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重要的不是福利,而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管是我国近期密集的对外投资、“一带一路”以及高铁走出去的战略,其实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为了给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躺着享受天上掉下来或者国家提供的福利固然舒服,但是对于个人或者国家来说,这并非是好事,好逸恶劳,必是祸患。小伙伴们,你们说是不是呢?

更多专题
让国际化成为核心

 现而今,商用电脑市场群雄逐鹿,70%的市场份额令联想、惠普、戴尔等国内外IT豪强早已抢先下手,占据大半...

先进文化塑造企业灵魂

大力创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这一理念的灌输来积极营造企业和谐进取的氛围,让高效团队在工作中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