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正文

汽车行业奏国内并购最强音?

企业报道  2016-02-14 09:22:39 阅读:

 

  自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在上海车展上公开向南汽抛出橄榄枝后,近日,这位中国汽车市场的风云人物再次公开表示,上汽与南汽的联合符合双方乃至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希望双方能够联手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他说,上汽与南汽就有关合作问题已经谈了几年,希望能够走双赢之路。双方合则双赢,斗则两败。但他同时强调,目前双方仅有合作意愿,并未签署任何协议。

  强强联合为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上汽与南汽的并购事由的确事出有因。事实上,上汽和南汽分别收购罗孚剩余资产后,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难题。上汽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而南汽遇到的是资金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此前由于上汽没能购买到ROVER商标,使其利用ROVER品牌打造海外市场的脚步放缓,加上南汽频频在知识产权方面“发难”,这使得上汽很可能陷入知识产权纠纷。这对已经面市的上汽荣威品牌有害无益。

  此外,上汽荣威现正处在产能爬坡阶段,根据有关经销商的说法,荣威是订单销售,消费者预订后一个月左右才能拿车,荣威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能有限。来自上汽汽车的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份荣威上市至今,该款轿车累计销售5316辆,平均每个月产量2000辆不到,而上汽今年的荣威产能目标是3万辆。由于产能始终跟不上市场需求,因此上汽荣威有可能在发动机生产和研发上遇到困难。

  而对于南汽而言,虽然MG名爵是其翻身的最大本钱,南汽欲倾其血本全力打造,无奈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犹如无底洞,前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南汽虽在新当家王浩良的带领之下2006年即扭亏为盈,但毕竟家底尚薄,应付起来颇有些力不从心。以目前来看,在南汽的几大业务中,依维柯因为与跃进合并,先要消化跃进的亏损;而南京菲亚特不仅几年未赢利,南汽还要应对菲亚特声言撤资等诸多烦恼。按业内人士估算,南汽现有固定资产150亿元,但是这些资产中大部分是房屋土地和生产设备等不动产,而发展MG名爵,南汽更需要的是现金。

  于是,两个因同一个品牌而颇具渊源的企业,一个需要设备和技术,一个需要资金,二者优势互补可谓顺理成章。加之国家近来有意推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要通过关联企业的兼并重组、跨地区强强联合,整合形成若干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跨地区企业集团。上汽与南汽强强联手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并非一帆风顺

  所谓鞋子到底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这件在外人看来顺理成章的事却并非全无悬念。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于上汽而言,钱不是问题,但问题是上汽出了钱必然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上汽出资购买南汽股份,上汽必将要使这些资金能获得最大的回报,目前上汽已经构建起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完整的平台。从南汽现有的资源看,菲亚特和新雅图对上汽并无吸引力,依维柯可以与上汽依维柯之间形成业务整合,但对上汽也不是必需的。就目前来看,对上汽最有吸引力的只有南汽名爵。“按照上汽对资源的理解和运用,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有集中全力,在国内推广一个品牌,而在海外推广MG这个品牌,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但这就与南汽董事长王浩良此前透露的合作底线———共同经营名爵相冲突。正如荣威是上汽集团未来10到20年自主品牌发展的核心项目,名爵更是南汽集团花费巨资、寄予厚望的项目,南汽显然不愿将自己的优势拱手送人。这一点,从上汽首抛橄榄枝而南汽很久不见动静就可以明示。直到新闻媒体紧追不舍,南汽方面才有所表示:南汽愿意和上汽合作,但是不应该由南汽名爵拿出股份来合作,南汽名爵不愿意成为合资公司。

  而一个没有南汽名爵的合作,上汽拿它来还有什么用?这显然大大背离上汽论及双方合作的初衷。但这次上汽却也没有轻易放弃,毕竟过后有王浩良的话作为铺垫双方还有的可谈———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王浩良表示,南汽从未关闭与上汽合作的大门,南汽希望以国有股减持方式引进战略合作者,同时希望合作能在集团层面而不是在项目层面展开,至于让出多少股权,则“完全可以视具体情况商谈”。

  底牌是有了,而双方最终能否实现强强合作,接下来就要看双方的进一步沟通与磨合了。有消息称,不久前,上海市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胡延照率上海代表团访问南京,代表团此行专门去了南汽位于浦口的工厂。这被外界一致认为是南汽和上汽走向合作甚至是合并的一个信号。而一旦信号变成现实,必将奏响国内汽车业并购最强音。

更多专题
三型企业的内涵与建设

 “学习型、创新型、责任型”的三型企业是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居安思危,顺应新...

专家学者纵论三型组织建设

战略管理有一个普遍的做法,首先要对企业的外部形式,包括国内和国际,分析哪些有利、哪些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