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知名电信咨询公司诺盛电信咨询通过对于中国手机市场的长期研究后发现:2006年以后,中国手机厂商内部已经发生分化,小厂商获得较大增长,而传统厂商的运营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与此同时,国内手机厂商不约而同地加大了3G研发上的投入,也在国内外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专利弱势地位仍需提升。
国内手机厂商尽管保持住了市场份额,但是内部已经发生分化,增长主要来自天语、国虹、金立等新获得牌照的小厂商,联想、波导、夏新、TCL为代表的传统国产手机厂商份额出现了明显下滑。但是,由于国产厂商不再盲目追求份额的提升,更加看重赢利能力的提升,除了联想保持较强的赢利能力之外,夏新、波导、TCL等厂商在2006年的运营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基本扭转了2005年巨额亏损的局面。
进入2007年,伴随着中国3G牌照发放时间的临近,主要的国产厂商纷纷调整竞争策略,试图维持在2G市场的现有地位的同时,在未来的3G竞争中抢得先机。
尽管中国的3G牌照尚未发放,但是国产厂商已经在3G研发上进行较大规模的投入,推出了相当数量的样机,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实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兴和夏新已经成功地把WCDMA手机销售到了海外市场,联想、波导、海信等厂商的TD-SCDMA手机已经通过信产部组织的TD终端测试,现在进入友好用户测试阶段。
诺盛电信市场总监孔琳育认为,在占有比较竞争优势的TD-SCDMA手机市场,国内厂商有望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
诺盛电信咨询通过对于3G的专利分布研究后发现,大唐移动、中兴、华为等国内厂商的TD-SCDMA专利占据相当的比例,但在WCDMA和CDMA2000等领域,国内厂商的专利比例非常低,尤其是从事3G手机产品生产的国内厂商,在3G各项专利领域的拥有量和占比都非常低。
专利一直是困扰中国电信业,尤其是手机制造业的主要问题。由于GSM协会同意对于中国厂商生产的用于本土销售的GSM手机可以免交专利费,因此,专利问题主要阻碍了中国厂商的手机出口,对于中国手机厂商的GSM/GPRS手机的生产和销售影响较小,而在CDMA手机领域,中国厂商就必须支付给高通等专利拥有者高额的专利使用费,造成了CDMA手机厂商的利润率普遍偏低。
在未来的3G时代,专利费已经成为无法绕过的门槛,WCDMA手机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昂的专利成本。诺基亚、爱立信、高通、西门子4个公司拥有WCDMA80%以上的专利,为获得基本的专利,手机制造商向4个专利持有者支付的专利费用累计将超过手机价格的25%。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厂商只有通过技术积累提升自己的专利议价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美国是成都对外交流的重点国家,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唐良智就任市长以来,更是将这种合作关系...
2015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北京会见了美国贸易发展署署长扎克女士,双方就贸发署在华推动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