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白志强
2015年,我们这个团队尝试做了一些变化,目前看,效果还不错,借着系列今年的实践,谈谈我们理解的所谓转型策略。
第一个实践,转型之路很孤独?
老爷子年龄不大,不到花甲之年却凭着一头白发,走到哪里都给人留下仙风道骨之深刻印象。
老爷子话不多,不代表没有观点思想,不代表没有“料”,近三四年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的深入探索,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个模式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赞赏,但每次遇到新客户,老爷子都要费不少口舌把这个模式讲清楚。
老爷子是与王健林同时期在大连发展房地产的早期创业者,赚过大把快钱,遇到过起起浮浮,经过风风雨雨,最后决定退出房地产江湖,他说“快钱赚得容易,负作用太大”,话里的酸甜苦辣不言自明。
不做房地产做什么?
老爷子是个科技爱好者,手里有好多发明专利,特别是发酵法甲壳素技术广受关注,基于甲壳素提取工艺产生的废料是土壤治理修复的高效肥料。做农业吧?有黑龙江省负责招商工作的朋友劝道,去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吧,那里太需要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和创业企业了。
老爷子经常讲,他做事有一个很简洁的三段论“他们需要什么?”“我们能满足对方需求吗?”“这个事如果我们做了,最大的风险我能不能承受?”其实老爷子最为我认同的一个价值观他做出来了,但没讲过,就是很朴素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食品安全都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了,我这些技术专利是能解决些问题的”这句话很朴实,老爷子倾其家业和全部精力,投身于食品安全的核心技术领域里,一钻研就是三四年。
一个五千亩的盐碱地小型农场在老爷子帮助下,三年达到了可耕田,五年达到了优质耕地,每亩田间作业成本由原来的三百多降低了不到一百五十元,生物肥料替代了化肥,农药基本不再施用,农场、农民、消费者都得到了极大的受益。
国内大量上马的设施农业在国家补贴之后,这两年来普遍出现了困难,老爷子坦言这些设施农业没有灵魂,是为了短期效益而疯狂后的恶果。老爷子没有从设施农业入手,而是把精力投放到设施农业硬件之外的农业物联网与科技服务相结合的软服务体系建设上,自主开发了IT平台,将农业监理、设施运营、科技服务、产品后服务化的产业化链条搭建起来。2014年,公司不到四十人,全部是农业科技人员,几百万的营收,这样小微的企业悄然被资本机构发现。
老爷子创业过程中很孤独,这个模式为国内少有,去与政府、客户洽谈起来都难,更别说身边的不明就理的人了。另外,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业,没有广泛地应用,就没有社会的认同,无数次的拿起放下,老爷子最终坚持地带着创业团队走了下来。
天使轮融资很快完成,老爷子与天使轮投资者共同的产业追求、契合的价值理念让投资谈判变成了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这个阶段企业并不缺资金,缺的是对事业认同的合伙人。
那么广告来了,十分直白的硬广告时间开始了。
基于对我本人、这个团队及和君的认同,天使投资者将我们介绍给了老爷子。
两个话不多的人在一起就更无聊了,一起做些事就成为共同的话题。在核心知识管理体系、组织流程等等服务之外,让和君这个团队成为股东自然成为议题。
我们能为这个企业做什么?或者这个企业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我们能为这个企业做什么?和君集团强大的后台支撑服务能力是我们的保证,咨询、资本、商学这些资源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在企业创业过程中,提供全过程服务支持。我们选择了“咨询+共创”的服务模式,前期制定方案,后期派驻人员与企业共同发展。
我们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我们总结起来,就是担心我们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让我们寝食难安,还好,鲍威等人与企业磨合期很快过去,迅速进入状态,通过现场团队将我们的服务嫁接过去。
企业发展的很在状态,员工对这份事业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从400万到4000万到突破一个亿产值,不过三年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个食品安全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对社会的价值意义更为重要。
——后e租宝时代防忽悠指南 为什么要写防忽悠指南?市场现状让人不吐不快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其主办的2015年Talent Connect大会上,公佈了美国100个受欢迎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