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危笑天
我刚毕业那会,为找工作东奔西走了数个月。好不容易应聘上了一家大公司市场部的岗位,这家公司从实力、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员工素质等各方面衡量,都是行业的姣姣者。我当时欣喜若狂,认为自己这几个月的辛苦没白费,总算可以在省城扎根下来了。
但是我高兴得太早了,在办入职手续的时候犯了难:这家公司有一项明文规定,就是为了防止员工携款潜逃等经济纠纷,入职人员必须提供一位拥有本地户口的人作为担保人,否则不予办理入职。人事小姐当时一副斩钉截铁的表情:这一条是硬性规定,没得商量!
我一脸沮丧,当时心想:完了,像我这样都是背景离乡的打工仔,在当地根本就是一穷二白,先别说不认识当地户口的人,就是即便认识了,想让别人来为你担保,那是难上加难。
就在我为此事愁眉不展的时候,同城的大学同学阿伟打电话来问我找工作的事怎么样。我当时心情低落到零下几度,本想一句话敷衍过去。突然脑子灵光一现:阿伟不就是本地户口吗?他毕业后依靠父母的关系进了当地一家国企,很快也把户口迁到了省城。
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突然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急忙问道:“老同学,你的户口是本地户口吧?”“是啊,你问这个干嘛?”“太好了,你可是我的救星啊!”随后,我把事情前后原盘托出。
可当我满怀热心地期待对方肯定的回复时,却没想到电话那头是一句冰冷的回答:“不行,这种事情我不会同意。”随即他便挂了电话。
很自然的,我丢了那份工作。当时,我恨得咬牙切齿:四年同窗之谊啊,我曾视他为最要好的朋友,把我俩的合照还一直带在身边。可他呢?一来缺乏起码的彼此信任;二来他是班长,曾那么热心帮助过同学们,为何这才刚毕业,就变脸如此之快?
时过境迁。2年后我来到了深圳,在这个南方大都市里,我几乎只有一个朋友,就是初中同学阿志。
阿志当年初中未毕业便南下闯荡。我到深圳那会,他刚刚创业,日子过得也比较拮据,一家人挤在店铺后面几十平米的低矮小屋里。不过,很快的,他的生意风生水起。3年后,他便在市郊买了一套房子,还有一辆十多万的代步车。5年后,他的身价已跻身到千万行列,还成为当地商会的理事,朋友渐渐多了起来,他家店铺的门槛也差点要被前来拜访的朋友踩烂。
这些年过去了,尽管他的应酬非常多,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但有一点从来没变,就是还认我这个朋友。在我困难的时候,总是二话不说地帮助我,每逢周末或假日,他总会主动邀请我到他家吃饭叙旧,甚至他的孩子见我次数多了,都像亲人般热情。
一次茶余饭后,他向我吐露了心声:“嘿嘿,你别看我现在风光,朋友遍地是,其实那些人都不是真正的朋友,都是带有目的,我跟他们表面上很好,实际背地里谁都不会把谁放在眼里。”他顿了顿,抽了一根烟,“你信不信,我现在要是落难了,这帮人跑得比兔子还快。但你不一样,你是我真正交心的朋友,5%当中的那一个,即使你不富裕,但只要我有困难,你也一定会伸出援手。”
阿志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谁是你的5%朋友呢?我曾一直以为,阿伟是我的朋友,但他显然不在5%以内;我也曾一度怀疑,阿志发达后还会把我当朋友看待吗,但事实是他一直把我划在了5%以内。
全美人际关系权威哈维麦凯曾说:“如果凌晨两点,你急需要70万元,你有多少个朋友会不问理由,二话不说,迅速到银行汇款给你?”吉尼斯世界销售纪录保持者乔吉拉德也说:“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他们分别出现在两种场合,一个是你的婚礼,一个是你的葬礼上。这250位朋友中,有80%是对你毫无帮助的。”
因为当你有一个可贵的目标或梦想时。你绝大多数的朋友不但不会支持你,反而会给你冷水;当你真正发生财务危机的时候,你绝大多数朋友,不但不会主动借钱给你,甚至还会不接电话,避而不见。而剩下的20%朋友,他们是积极的。能给你正面的影响,但真正能改变你一生的朋友只有5%。所以,你不该对朋友们一视同仁,你应该花80%的时间和那5%对你的人生有重大影响和帮助的朋友在一起。
人生就是这样奇妙,友谊也如此。多年来压在我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下了,对于阿伟的耿耿于怀,我释然了。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其主办的2015年Talent Connect大会上,公佈了美国100个受欢迎雇主...
就在一些人对祖国医药的瑰宝———中医药的疗效和前途命运产生怀疑、发生争论的时候,天津天士力集团抓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