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规划一经批准并实施,光明食品集团首先围绕的“主轴”将是产业整合和并购。内部整合主要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好资产向好企业集中,好企业向好的经营者集中
拥有光明乳业、第一食品、上海梅林、海博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的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日前透露,由相关国资重组打造的上海这家食品业巨头首份战略规划已通过上海国资部门主任办公会议的审议,下一步将提交集团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待相关程序完成后,可望在4月中旬正式对外披露。
据了解,战略规划一经批准并实施,光明食品集团首先围绕的“主轴”将是产业整合和并购。葛俊杰说,内部整合主要采取“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好资产向好企业集中,好企业向好的经营者集中。同时光明集团将围绕主业和战略,实施对外并购,培育品牌登陆、集聚辐射的功能,控制资源,扩大对外网络,不排除在海外进行资源布局的可能。
战略规划显示,光明食品集团将“启动两个轮子”。一个是科技“轮子”,在食品安全放心的基础上追求健康和营养,开发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据悉,光明食品集团已在上海国资系统中率先建立科技发展委员会,与上海水产大学等相关科研机构实施战略合作,设立研发平台。另一个“轮子”是品牌建设。集团内拥有一大批食品“老字号”资源,在进行梳理整合后,集中力量提升优秀品牌的附加值。
作为战略布局的重要棋子,光明乳业新任总裁郭本恒也已经开始积极推进2007年攻略。据介绍,公司早在1999年就确立了自主创新的科技领跑发展战略。在2003年光明乳业战略研讨会上,公司再度将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战略细化为“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技术”。2006年,光明已有多个自主创新的菌种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其中“降血压益生菌”还获得了欧盟专利,填补了国内和国际的空白。
原为中国乳企第一的上海光明乳业,近年来一些方面已落后于蒙牛和伊利这两个草原巨头,这是因为蒙牛、伊利抓住了“面广量大”的常温奶市场崛起的机会。但从欧美国家的情况来看,以城市为主的新鲜奶市场依然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光明乳业已调整定位,主攻“新鲜奶”,不做体量上的过度竞争,盯住高端技术和高端市场。
郭本恒表示,今年光明的新品战略重点在于“继往开来强化明星产品阵容。根据光明既定的产品策略,每年都要从一批新品中打造几个‘明星’产品,光明历时3年研发成功的高端功能性酸奶‘畅优’就是今年我们要重点培育的‘明星’之一。”
郭本恒解释说,科技领跑的自主研发创新和向国际标杆看齐的质量管理创新,是光明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两大竞争法宝。这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对不能放弃;在继承这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光明今年将采取“优秀品质+核心技术+创新营销”组合战术,力求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我们会进一步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增加消费者体验,会强化营销力度,但不会过度营销———因为那不是对消费者负责,而是误导消费者忽视产品本身。”
“重视产品功能的理性消费者一般不会舍本逐末,被铺天盖地的强势广告和煽动性的促销活动牵着走,但是在海量信息时代,‘酒好也怕巷子深’。”郭本恒表示,创新营销对于高端功能性乳品的市场拓展来说也很重要———毕竟消费者要先了解它的优势才有可能尝试购买、长期购买。
针对去年6月初市场传出将组建新光明的消息时,投资者对光明乳业和光明冷饮的合并便充满了期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光明冷饮的规模仍然相对较小,短期的盈利贡献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能够整合光明冷饮,将有利于提升光明乳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对此,郭本恒表示“还说不准,一切要以上市公司为准”。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在其主办的2015年Talent Connect大会上,公佈了美国100个受欢迎雇主...
就在一些人对祖国医药的瑰宝———中医药的疗效和前途命运产生怀疑、发生争论的时候,天津天士力集团抓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