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艺术资本>> 艺术资本报道>> 正文

书法家赵同:在承古中游骋自由

企业报道  2015-10-16 11:42:21 阅读:

书法家赵同

  锅里的油已经开了,主厨仍在不紧不慢地把去了虾线的大虾裹上面粉,慢慢放入锅中,一个,两个,三个……随着香味溢出四散,笔者的肚子也开始不安分起来。这时,主厨说道:“这写字也要像做菜一样,慢慢来,别着急,着急就乱了。”一会儿的功夫,一道金灿灿的软炸虾仁出锅了。上桌,端坐,品尝,外酥里嫩,色香味全。不由让人想到苏轼作东坡肉,张大千创香酥鸡等典故。都是鼎鼎大名的骚客文人,却也是名副其实的“吃货”代表。这个实应表达为“美食家”的称谓,说成“吃货”确有些不恭,只是当今一种较为时髦的,所谓“接地气”的说法。但这却也是笔者对赵同先生的印象,不是不恭,而是觉他平易近人的亲切。

  其实,让笔者至今难忘的,除了贪嘴书法家赵同先生亲自烹调的这道佳肴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他多年来在烹饪与书法间自然悟道的“节奏”,而这种“节奏”与他的成长氛围息息相关。赵同先生196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受家庭熏陶,自幼喜好写毛笔字的他在23岁那年被父亲带到启功先生家求教。启先生开门见山地对他说:“你不用学这派那派,只要你喜欢,就按你的意思去写。我就是这么写出来的。你说我是学什么派的?‘启派’。”寥寥几语对幼青年时期赵同的影响可谓贯至一生的艺术之路。故对书法的研习,他始终没有被上纲上线,心境是全然放松的。同时,家庭底蕴又让他清晰地知道踏踏实实承袭古法的重要性。

启功先生亲为赵同先生亲书

  在习书时,他先后临习了柳公权,颜真卿等楷书字贴,为学书法打下坚实基础。曾先后拜在杨大钧(著名琵琶演奏家,齐白石入室弟子)、著名书法篆刻家刘铁宝先生门下,学习书法篆刻理论及技法。初学秦汉,后又临习了西泠八家,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等诸多印谱,尤其对古玺印颇有心得,篆刻作品线条古朴,用刀老辣,章法错落有致,布局灵活生动,方寸之间妙趣横生,不少艺术家用印均出自他之手。赵同的书法篆刻作品屡见报端,并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

  看赵同先生的书法作品,总会给人传达一种“大家风范”的韵致。不拘泥,不涩滞,不志怪,不夸张。恪守中庸,更能自出机杼。他的字呈现着凝重拙厚的笔风特色,凝重者是力透纸背的千里之功,拙厚者则是流露出其审美追求的逸品。作品中透着踏实的稳健气势,犹如他在烹饪时的沉着,不急不躁,一切都可以“慢慢来”。其实,在笔者观点,“慢生活”实是一种懂得享受的人生状态。静品身边的四季花草,观日月沉升,朝暮流云,飞霞映天,虫鱼流连,悟得笔法之妙,章法之要,着墨于纸,情怀自得,酣畅快意!好心境是好作品的前提,拂去急功近利的躁郁,方能成就笔精墨妙的造诣。

启功先生为赵同亲书相赠

启功先生亲书相赠赵同

  顺手上网翻翻有关赵同先生的相关文章,会让人产生一种“萧条”之感,低调性情让他不爱把大量时间花在宣传上,而更爱与三五朋友时常聚聚,聊天谈艺。在今天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有关他的宣传推广,却是全有赖于线下的好口碑,好人缘儿。因为为人非常随和,赵同先生的朋友知交甚众。对朋友所提要求,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绝对有求必应。似乎“吃亏是福”成为他的乐道精神。这种“不计较”的性格让他内心总充满着无拘无束的自由感,融于笔墨,便体现出的是洒逸不羁之风神个性。有道“酒香不怕巷子深”,时光虽然在流逝,但赵先生的实力却在一次次的笔会或画展活动中得到充分彰显,也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方家赞誉。

  放眼当今的书画艺术市场,难能的是一种恪守精神,恪守承古的踏实修习,恪守一种淡泊的生活状态,恪守一种真正的文人雅士的逸品高格。这时,笔者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书法家赵同先生烹饪时候的“慢”,以及其书写时候的从容和淡然。

  欲观看赵同书法篆刻作品请关注:xiyuantangshuhua 微信公众号

------------------------------------------------------------------------------------------------------------------------------

  书法家赵同简介:

  赵同,男,1960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华老人文华交流促进会中国书画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长城书画院特邀书法家、北京印社社员、经ISQ9000A艺术体系资质认证(认证号1120318)为知名书法篆刻家。

  2003年,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2004年获《全国首届书画艺术分科选评展》篆刻国手提名奖和中青组草书优秀奖。2005年获《全国第二届书画艺术分科选评展》篆书金奖。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长征写意图》镌刻印章,得到了人大常委会,中央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并接受了中央领导张万年同志颁发的“荣誉状”。2008年2月,草书作品参与了“全球华人笔墨丹青迎奥运”活动并被北京奥运书画征集活动组委会收藏。9月应邀参与“和平颂—太空飞行艺术之旅特展”, 篆刻作品搭载“神舟七号”陪伴三名宇航员遨游太空。10月篆刻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2009年作品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兰亭新人展》等。

更多专题
玉树临风创奇迹人生

不是产品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是用户要去满足产品的需求。这样的怪事在中国软件行业早已司空见惯。

腾越·百年老矿发新葩

犹如旧中国工业荒原上萌动的第一枝新芽,在随后极短的时间里,在它的周围,一个又一个春天的音符在迅速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