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技专利>> 专利报道>> 正文

双星新战略:组建三大产业集团军

企业报道  2015-08-31 09:15:04 阅读:

  双星集团总裁近年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双星集团已经确立新的发展战略,即在未来几年组建轮胎、制鞋、机械三大产业集团军,实现“把双星打造成中国综合性制造加工业特大集团”的战略目标。

  11月8日,双星集团已在这个战略方向上往前大跨一步,将所属上市公司青岛双星制鞋业务资产正式转让给同属双星集团的青岛双星名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人实业)。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已成功剥离制鞋业务,走上了专心发展轮胎和机械业务的新征程。

  “制鞋是劳动密集型的微利行业,属于一般竞争性领域。多年来,我们主动根据市场规律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汪海说。

  据介绍,制鞋业务只占青岛双星收入的10%,而且正面临着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发达国家反倾销等严峻挑战,“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双星制鞋业这样一个出口占很大比重、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微利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双星集团的鞋业资产包括青岛双星的冷粘鞋和名人实业的硫化鞋两块。汪海认为,将冷粘鞋业务从青岛双星转至名人实业,有利于双星集团的制鞋业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人才、技术、资金、渠道等各类资源利用的最优化,“特别是起用一些新人来操作市场,有利于制鞋业做强做大”。

  制鞋业是双星集团的母体产业,但从6年多前正式涉足轮胎制造开始,汪海就在不断推动青岛双星从“为人做鞋”向“为车做‘鞋’”转型,今年9月正式收购东风(十堰)轮胎有限公司更是大幅提升了它在轮胎制造行业的竞争力。

  “双星集团以轮胎作为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目的是给轮胎提供彻底轻装上阵的发展状态,为企业未来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提升增加上升空间,同时按照专业化生产的原则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实现轮胎集团化发展,增强竞争优势。”汪海说。

  双星集团的前身是原青岛橡胶九厂。目前,这家企业拥有五大支柱产业、八大行业,横跨17个领域,拥有6万名员工,资产总额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到60亿元,出口创汇已由175万美元增长到2亿美元,销售收入已由3000万元增长到100亿元。

  据统计,双星集团20年间累计上缴利税30多亿元,相当于在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的情况下向国家上缴了300多个当年的橡胶九厂。从安排就业的角度讲,它直接或间接养活了几十万人。

  “改革开放的近30年是双星奋斗的30年、发展的30年、辉煌的30年。”有关专家在12月7日的“青岛双星改革进市场30年新闻发布会”上说,“双星带头人汪海以中国第一代优秀企业家的超人胆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大无畏精神,带领双星人创造了企业30年改革进市场的辉煌成就,成为国有企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成功代表,是中国企业完全可以自主走向世界的最好见证。”

更多专题
西变自主创新强企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机械制造市场,西变公司展示了国有企业如何葆有市场活力的途径。

塑老字号品牌打造“精品永炼”

面对永坪炼油厂的发展历史,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曾将永坪炼油厂誉为“延安明珠”。2003年,焦力人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