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卫星 经济学家周报副主编
何廉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马寅初、刘大钧、方显廷齐名的四大经济学家之一,被誉为“在国内最早引入市场指数之调查者”和“我国最早重视农业的经济学家”。
卓炯是我国最早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论者,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预言家,他提出的理论一再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他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紧接着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经验证明,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正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超前于经济改革实践约30年。1979年卓炯写下了一篇重要论文:描绘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蓝图,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要破除产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当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后的90年代初期,中央终于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把传统的计划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再一次证实了卓炯的预言。
刘涤源和曾启贤一生从教,桃李满天下。
“西北王”何炼成,数十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为我国培养出张维迎、魏杰、刘世锦等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成就卓著。
以陈志武、邹恒甫和刘尚希为代表的湘籍学子,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青年经济学家的主力,是拥有“60后”经济学家最多的省份。
【杰出人物介绍】
卓炯(1908—1987)1908年生于慈利县,1931年考入中山大学教育系,后转入社会系,攻读政治经济学,受业于王亚南、何思敬、邓初民、周谷城、杨东莼等进步教授,为后来的学术生涯打下基础。1935年获社会学学士。同年秋入广东学海书院,攻读研究生,研究明史。1936年至1938年,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广东民族抗日先锋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回中山大学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与王亚南共同钻研《资本论》。1950年5月任南方大学第一部主任。1953年任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学习室副主任,后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处长,致力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先后写出《政治经济学学习提要以《十大经济政策解说》等专著,提出计划经济的基础是商品经济和商品价值规律。1958年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1960年,任广东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组副组长,在他起草的前言中阐发了物质利益的原则,因而被撤销副组长职务。1961年写了一组关于商品经济的论文。“文化大革命”中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反革命修正主义”的帽子,受到批判和凌辱。1973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恢复,他任副所长兼经济研究室主任。1979年,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他任副院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1979年4月,他向无锡全国学术会议提交《破除产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论文。1980年夏,写了《把产品经济体制改造成商品经济体制》,明确指出:“当前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要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写了《试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试论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等论文。主要论著有《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政治经济学新探》、《〈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扩大商品经济论》等。
刘涤源(1912—1997)1931年考入长沙市一中高师部。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42年至1944年,任重庆大学商学院讲师,讲授货币与银行等金融课程。194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留学,专攻西方经济理论。1947年学成归国,回母校武汉大学经济系执教,任教授数十年。他是中国研究西方凯恩斯主义的著名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也颇有造诣,有所建树。50年代,开始研究“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运转”课题,撰写数万字的研究报告,1956年参加武汉大学第一次科学讨论会,受到《经济研究》、《学术月刊》等全国性刊物的青睐。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身处逆境,仍坚持对学术的追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改正,重新回到武大经济系执教,继续从事原来的课题研究,与陈恕祥教授合作完成《垄断价格机理研究:垄断价格机理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1996年由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该书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弥补了国内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不足,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何炼成于1947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在名师指导下,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中外经济理论,为日后深入开展中西方经济思想打下了基础。1951年8月大学毕业,奔赴西北大学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何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从事数学和科研工作近半个世纪,除“文革”10年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讲授过7门课程,受业学生近万人,其中博士生65多人、硕士生500多人,本科生5000多人。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全国各地,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重视,大多数已成为骨干,成为各级领导,有的成为全国著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代表作品:《何炼成选集》、《何炼成文集》。
尹世杰(1922—2013)194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经济系,留校任教,并参加了地下党的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湘潭大学政治系主任、经济系主任、消费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消费经济学创始人。尹世杰教授第一个把消费经济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研究,出版第一本系统研究消费经济的专著《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获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个招收消费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办第一个消费经济研究所,创办第一家消费经济专业刊物《消费经济》杂志。
★附:湘籍经济学家名单(排名不分前后)
杨端六(1885—1966)
刘秉麟(1891—1956)
何 廉(1895—1975)
卓 炯(1908—1987)
汤象龙(1909—1998)
刘涤源(1912—1997)
刘明夫(1915—1996)
曾启贤(1921—1989)
尹世杰(1922—2013)
杨小凯(1948-2004)
杨敬年(1908—)
黄万纶(1926—)
何炼成(1928—)
张守一(1931—)
成思危(1935—2015)
秦池江(1936—)
贺 铿(1942—)
陈东琪(1955—)
孙祁祥(1956—)
国世平(1957—)
王东京(1959—)
陈志武(1962—)
邹恒甫(1962—)
赵凌云(1962—)
杨开忠(1962—)
黄少安(1962—)
刘尚希(1964—)
“扁平化”管理的核心是,缩短管理链条。就是分局的决策层直接管理到作业层,促使生产指挥一步到位,减少中...
灵活的高度本土化机制成就了三洋商用事业在大连的成功。三洋电机商用事业在中国共建有16家合资合作公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