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医药公司要携手高校发展

企业报道  2015-07-17 10:22:08 阅读:

  在中山大学控股的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成立10周年前夕,我们就社会普遍关注的高校产业发展方向和公司化运作对喻世友副校长做了专访。

  问:您对中山大学校办产业的现状如何评价?

  答:中山大学(包括并校过来的中山医科大学)校办产业,如同全国高校产业一样,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初学校各院系纷纷依托自身的学术学科优势创办了许许多多的公司,呈现出校企不分、相对涣散的状态。

  跨入新世纪,在教育部、国家国资委关于规范化改造高校产业的意见指导下,中山大学对所属校办产业进行全面的规范整顿,从2003年起中大产业关停并转整顿了100多家企业,保留了现有的40家企业,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管理落后的状态。同时,为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中山大学成立了校办产业资产管理公司,以中山大学校办产业集团为中心进行公司化运作,改变了校企不分、部门割据、效率低下的状态,使之进入一个有序的规范化管理运作阶段。应该说,中山大学的高校产业规范化改造做得比较早,改造工作做得很扎实。

  经过整顿的校企没有赖账、乱账,声誉好。没有行政干预,产权明晰、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产业集团及所属公司企业经营健康。

  规范化改造为一批科技含量高而符合高校产业发展方向的公司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山大学的校企已经形成了管理规范、安全,校企管理团队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企业发展态势,已经走在了全国高校产业的前列。

  问:您认为中山大学高校产业的优势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高校企业所依托的高校科研优势,是其他企业所不可企及的。比如,中山大学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有学校级的科研机构,在这里形成的学术和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影响校企的科研和产业方向。尽管有现在校企联合等诸多科研成果转化方式,但高校企业毕竟与科研单位距离最短,信息传达更及时,相互了解的准确度也高,我想这是一般国企、民营甚至外资企业所不具备的条件。此外,高校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与管理人才(包括在读的硕、博士等),可以直接进入到校企工作,成为校企科研与管理的人力资源库。

  问:您对中山大学校办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看?

  答:我们的目标就是为在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承担未来主导型产业发展做贡献。我们将继续做好科研基础工作,做好孵化新型、科技型公司的工作,组织好未来方向性主导型产业。传统产业不介入,已经介入的要尽快转型与升级,这是中大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在广东省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主动投入到为广东经济及产业升级的大潮中,使我们的产、学、研工作为广东经济社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针对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20%的尴尬状况,我们的思路就是要把好的科研成果,委托一个有开创性思路的企业家共谋发展,避免企业没有好的科研产品而滞缓发展,也避免好成果找不到好的婆家而搁置,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的高科技发展,才能积极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的转型。

  当然高科技企业一定要社会化,在市场竞争中发展,经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比如中大校企中已经成功上市的达安基因科技公司,他们生产的早期疾病诊断盒为全国医院临床诊断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受到了医疗市场的青睐。还有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中山医医药公司,由10年前不到20个人起步,发展到今天经营规模达11亿元,经营品种近4000多种。更为可贵的是,在坚守医药贸易传统领域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山大学的科研优势,积极探索与产业相关度较高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其中包括投资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新药品、创办了《家庭药师》杂志等等。

  问:最近关于中大产业集团和平安保险公司的合作问题,即社区连锁医疗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请你谈谈这个项目的合作前景。

  答:中大校办产业与平安保险公司第一期投资5.6亿元,进行社区医疗与医疗保险相结合的社区合作项目。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借助中山大学的医疗资源优势,平安投入资金进行管理。

  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前瞻性的代表了未来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未来医疗保险方向性的一个项目,对前景看好这是双方的共识。之所以要进行合作,还因为仅仅依靠中山大学或平安保险公司一方都做不起来。平安有钱办医院,但是医院仅仅靠钱是办不好的,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医师,更需要长年日积月累的医疗信誉。

  这也是借鉴国外医疗保险的一种模式,我们希望合作取得成功。

  问:在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成立10年之际,您有何期待?

  答:应该说,中山医医药公司是一家比较有前途的企业。不仅管理健全,而且形成了一个有事业心的团队。目前是一个批发营销为主体的传统贸易公司,业务范围只在珠三角地区。对于这样一个公司,要谋求长远的发展,首先必须把自己的品牌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工作,做足服务品牌这篇文章。扩大公司服务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美誉度,随着公司的扩张,培育客户的忠诚度,是坚守医药领域阵地的必然选择。其次,希望医药公司介入医药领域的高科技产品,这是企业在谋求生存发展之后要做大做强、实现腾飞的必经之路。一个大学的产业公司,一定要有高科技产品作为发展的支撑点,形成上下游产业体系,至少形成一个环节的体系。医药公司目前正在一步步往前走。

  在拉长产业链的过程中,控制住具有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这是需要产业集团及其医药公司考虑的方向性战略问题。

  衷心希望公司在未来的5年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更多专题
一条漫长的安监征程

“我仅仅出自于一个朴素的心愿,那就是:大家都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查隐患是我的责任和乐趣,看到隐患被整改...

寻求竞争的独孤求败

一直在国内果汁市场处于龙头地位的汇源果汁,如今正面临包括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品牌的挑战。对于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