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医疗医企>> 医疗企业报道>> 正文

玉药缔造国药精品

企业报道  2015-05-11 09:56:14 阅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然而很长一个时期内,西方医学界对中医药的了解非常有限。直到最近20多年,中医药才广泛传出了国门。据《爱尔兰时报》报道称,当中国人正忙着吸纳西方先进的诊断工具时,西方人也在加速研究中医对一些疾病的处方。

  玉林制药是广西较早建立区(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之一。由早年的一个20多万元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现今总资产近2亿元、有11个剂型近百个品种的中成药生产企业,38种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300万美元,被列入国家中药制药行业50强企业。

  “小企业有了大品牌,小企业也会做大;大企业没有品牌,大企业终会萎缩。”在采访时,玉药董事长马声宏说,企业发展在于其产品的推动,而决定企业价值的则是品牌,品牌之争注定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主战场。目前,玉药正加快中药的现代化生产步伐,走一条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容量并富有特色的新产品道路。通过不断有效创新玉药企业文化内涵和管理要求,打造一个和谐有序、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企业,才能锤炼出中华国药精品。

  改革矢志不渝玉药腾空而起

  1989年,在玉林制药厂最低迷的状况下马声宏走马上任。马声宏是四川成都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20世纪70年代初响应国家支边广西的号召来到广西玉林制药厂。朴实干练的马声宏在玉林制药公司一干便是30多年。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他把有限的成本投入到技术改造上,并大胆地抓管理,使制药厂很快扭转了当时停滞不前的局面。次年,药厂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4%,实现税利同比增长50%。1990年,玉林制药成为“广西工业经济效益百强”、“广西经济效益最佳的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之一;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排名“中国行业100强”;1998年税利双破千万元;自1998年起总产值、销售收入双超1.5亿元,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广西经济效益先进企业”。

  在抓管理的同时,公司把大量精力倾注在产品的研究上。在马声宏的主持下,研制成功16个新产品,有些项目还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发明的“鸡骨草丸”(后改名“鸡骨草胶囊”)投放市场后逐渐成为企业的拳头产品。此药一问世,就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占据了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市场,并很快远销至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但由于鸡骨草是野生植物,数量极其有限, 1995年马声宏大胆进行人工引种,试验取得了成功,经过国家权威药品部门鉴定,认定其与野生鸡骨草的药效相同。鸡骨草的引种成功为玉药解决了原料难的问题,促进了鸡骨草胶囊的生产。到2002年,该药品所创的利润占玉药当年利润总额的44.3%。

  在创新产品的基础上,公司严抓产品质量。2004年初,玉药在广西率先一次性通过国家药监局对医药生产企业规范管理GMP认证。企业获“广西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多年来,玉药的产品均保持100%的市场抽检合格率,3次通过澳大利亚GMP认证和复验。马声宏也连续多年获自治区级荣誉并被中国质量管理协会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推进者”称号。玉药始终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线,坚持按规范化要求组织生产。

  有了好产品,还得为产品找好销路。公司用“产品外交”率先开辟了“国际航线”。从1987年至1997年间,公司完成了16种内外销产品的包装盒、手提袋等外观设计并获国家专利,占稳了东南亚、北美、欧洲市场,年销量达240多万美元,出口品种至今已达38个。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上半年,国内医药行业面临不少新情况,诸如禽流感发生、农产品及中药材价格上涨等,都对医药流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内医药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比去年上半年下降11%,玉药也未能幸免。特别是市场上玉药主打产品鸡骨草胶囊假冒十分猖獗,但玉药却峰回路转,形势好转。

  马声宏说,玉药之所以能迅速摆脱市场的负面影响走出低谷,主要得益于玉药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工作思路,抓质量,树品牌,以不变应万变。第一是健全机构,明晰权责,对市场行为行使检查和规范职能;第二是广招人才,外聘富有市场操作经验的人才;第三是产品销售结构调节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主导产品湿毒清胶囊为推广重心,创造了湿毒清胶囊单一产品销售额超亿元的业绩;二是二线品种与有实力的经销商合作经营开发,加强企业品牌的宣传力度,更好地带动其他产品的销售。同时,玉药实施科教兴企和人才强企战略,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发现人才,建立了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创新发挥才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矢志不渝的改革努力和为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所作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公认,近几年来,马声宏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医药系统先进个人”、“广西优秀厂长”、“广西劳动模范”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打造龙头企业弘扬时代精神

  玉药企业发展史实为企业改革史,马声宏任企业高级管理者10多年来,从“特企试验”、“三项制度改革”到“以产品和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全面整顿”,玉药始终走在全区企业改革的前列。1993年玉药改为股份制企业后,由于客观原因,运作一年后不得不回到国企老路,但马声宏认为:玉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他多次与玉林市经贸委领导商议,根据玉药厂情制定一整套新的改革方案,于2001年成立了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10多年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身为企业家,马声宏还担任第8届广西人大代表和第9届政协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行使自己的权力,关注民生,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反映企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工作敢于提出批评意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高度责任感、丰富阅历和改革实践经验,对玉林市和广西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尤其是为创造区域持续优势提供可行性依据。

  1993年,他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意识实施中草药种植方略,尝试种植原料鸡骨草,引导本地农民成功种植了多种中草药,满足了企业的原料需求,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面积达1600多亩,农户年均增收超过3600元,拓宽了农民的致富之路,带动了本地中草药的种植,推动了玉林、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促进、活跃全国最大的中草药批发市场之一的玉林市中草药批发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使玉药成为地方和“广西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

  冷静面对成绩迎战世纪未来

  在中国加入WTO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大背景下,玉药非常重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玉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有10多个,企业的发展充满了后劲,但是,随着关税税率的降低,中西医药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对此马声宏丝毫没有懈怠。他3次跟随由原国家经贸委与中国医药保健品协会组织的中国中药材贸易代表团出国考察,还多次随广西的医药考察团出国,脚步遍及世界很多地方。

  2005年是玉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发展奠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一年。为玉药和本地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2005年玉药投资2亿元,购买了200亩土地建立玉药生产基地,基地建设工程已奠基开工,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亿元、年创利税1亿元,成为全区主要的中药产业基地和较大的产业集群,形成较大的聚集效应,产生较大的规模效益。

  马声宏说,目前,玉药已经形成“生产一代、开发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四世同堂”的良好态势。

  对于未来,玉药人充满了信心,玉药人希望把国药推向世界,打造出药业的国际品牌,把越来越多的生命福音洒向人间。

更多专题
2014年法国资通视讯电子产品销售市场变迁动向

依据Cabinet GfK最新市调,去(2014)年法国资通视讯电子产品诸如手机、电脑、笔电、平板、电视机等市场规模...

尼加拉瓜经济新闻荟萃

根据瓜地马拉本(2015)年5月5日廿一世纪报头版新闻?近15年来最糟的危机?及自由新闻报公布的民意调查资料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