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在河北廊坊举行了第三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来自政府机构、民间组织、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百强企业经理人们分别围绕百强企业发展以及中国制药企业未来行进方向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医保制度继续完善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介绍,经过数年的改革与完善,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成的医疗保障制度框架体系。
据统计,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到2007年底已经接近1.8亿人,按照2010年的目标,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人数将达80%以上。下一阶段,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将进入完善阶段。具体分三步完成:2008—2010年,将按照“四大板块”的架构同步推进;2011—2015年,探索各项制度之间有效的衔接途径;2016—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药店、社区、第三终端的发展将成为中国药品市场发展的新一轮推动力。”SFDA南方所广州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步泳在百强年会上通过大量的数据及实证分析得出这样的论断。
从药品市场终端结构来看,近年来社区和第三终端的市场份额显著增长,零售药店稳步发展,而医院市场的地位则逐步下降,显示出医药终端市场新的变化趋势。
从药品市场品类结构来看,医院市场最主要的变化是抗感染药地位逐年下降,肿瘤、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用药份额显著提高;零售市场与之类似,但维生素和钙制剂份额在稳步提高;医院市场外资合资品牌药占据主要地位,国产药则在零售市场优势明显;品牌药在零售市场中的地位稳固,继续稳步增长。
据此,国内药品市场格局将出现怎样的变化呢?张步泳表示,需求驱动、营销驱动和研发驱动是推动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基础力量。而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预测,未来零售、社区和第三终端市场将得到极大推动。
中药现代化提速
“中药产品在美国市场多年来的表现告诉我们,必须注重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会上,美国C&R药业集团执行总裁任丽萍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如是分析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并认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中药有信心,将来世界健康领域将是中医药的世界”。
“在美国,一个包装精美、加工上乘的当归片与一包空心菜的价格是一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里首先存在一个东西方文化碰撞、东西方医学差异的问题。”任丽萍表示,中药产品要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首先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为上述差异的存在,国内企业必须着力考虑怎样去证明中药的优势。不过,当前中药在标准、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却在给原本具备竞争优势的中药减分。我们需要反思中药的质量。中药现行的标准是不明确的。任丽萍进一步强调,标准化的工作不是个别企业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在国家的支持下去做,而惟有做好标准化,中药才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地位。
天然药物求新
在本次百强论坛上,北京大学药学院屠鹏飞教授结合当前药物研发实例,向与会者介绍了基于天然资源的创新药物的发现与研发路径。
天然药物系指来源于天然资源的药物及制成品,包括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药物及其制成品,是近年来新药开发的热点领域。据统计,目前上市的药物中,直接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占57%。但我国作为天然资源,特别是中药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创新开发却不尽人意。
屠鹏飞指出,天然药物的创新首先应遵循医疗需要原则、市场需求原则、立足创新原则、可行性原则;在研究思路上,可以通过有效成分、有效部位、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和制剂创新完成新药的开发。而制备中有效部位的筛选、主要成分的研究、复方制剂多组分药效毒理的相互影响、有效成分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实验以及相关纯化技术则是天然创新药物研发的关键问题。
企业要创新营销模式
先声药业是近年来在医药行业迅速崛起的一家民营企业,2007年在美上市,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3.89亿元,实现净利润3.01亿元。2007年度其在制药工业百强榜中的排名比上年提高33位。先声药业副总裁孙大正在第三届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年会上结合企业实际,和与会者分享了先声药业产品营销的两种模式:“必存模式”和“再林模式”。
“必存模式”被称为先声产品营销的猛虎策略。主要是针对类似先声“必存”这种首入市场产品或创新产品的营销模式,即通过有效的医院推广实现新产品销售的快速增长。
“再林模式”被称为先声产品营销的群狼策略,所解决的是如何将普药打造成销售过亿元的品牌药。在先声,适用于这种营销模式的产品首先必须符合“优质优价、市场定位精准、学术认可、阶段资源聚焦、品牌综合运作”五个特征。然后在营销中力图通过科学规划价格体系、深度分销、淮海模式专业促销、OTC药店协议、目标终端拉动以及有力的营销团队管理等7种具体手段,最终实现调整品种结构、持续提高终端覆盖率的目的。
孙大正指出,普药一般很难做到创新药的销售规模,但企业可以考虑通过高效的营销手段培育出多个过亿元普药品种来弥补,其销售结果其实是相似的。这种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产品群中只有一个过硬品牌而其余品牌相对较弱的“主打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