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一个喜讯从浙富水电(浙江富春江水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传来:出口韩国潮汐机组大订单首批顺利发货,这是迄今为止浙富水电获得的最大一笔机组海外订单。最近浙富水电可谓喜事连连:2007年2月,中标海南戈枕电站2台40MW轴流式机组制造合同;随后,一举中标四川大渡河深溪沟水电站4台单机容量为165WM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穴水轮机?雪和重庆乌江银盘水电站4台单机容量为150WM的大型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合同订单。
“能够夺得国内、国际的大订单,靠的是我们浙富水电在发展中不断锤炼的实力,而创新是铸造实力的基础。”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毅笃定的言语中将创新提到了企业发展的一个全新高度。
在创新的推动下,浙富水电实现了企业跨越式的发展:短短3年时间,把一片荒地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水工基地,进入国内研制大中型水力发电设备的高科技企业行列,成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甚至被各界人士称为“浙富现象”。
技术创新成行业排头兵
“从简陋的厂房和设备到现在的规模和成就,技术创新成为浙富水电发展的第一战略。”孙毅说,技术创新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
据了解,2005年5月,浙富水电大手笔投资1.57亿元,全面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生产线,建造了标准厂房,扩建一流的金工、结构、电气、总装等车间,同时引进一批“高、精、尖”超大型数控机械技工设备。孙毅介绍说,目前企业拥有18M、16.8m数控立车,T6920、T6926数控铣镗床,全自动恒温恒压定子线棒热压模等先进的加工设备,确保制造高品质的产品,水电设备的年生产能力已达8—15台套,200—300MW,企业经营规模进入了国内水电设备行业第一集团的行列。
同时,企业在新建的高新技术生产线上,将工厂建成了具有楼宇设备集成管理系统(BMS)、综合通信系统(CAS)和办公信息化系统(OAS)的智能化建设,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整套现代化管理、控制手段、运行机制和维护措施,实现信息、资源、任务高度共享,提供安全、舒适、快捷和高效的工作环境及综合服务功能。孙毅告诉记者,该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迅速提高我国水电机组制造技术水平,满足我国对混流机组、轴流机组和贯流机组的迫切需要。
为巩固技术成果,企业在已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还坚定不移地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之路,与俄罗斯国家动力公司、奥地利安德利茨公司等国际水电著名大公司开展合作,强强联手,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大中型水力发电设备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前端水平。
采访中,浙富水电党委副书记王天忠介绍说,企业在杭州设有研发中心以及国家级实验室,通过与世界著名厂商的合作以及和国内高校、研究所的联合,在流体分析、温度场计算、通风计算、轴系计算等领域取得成果,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此外,采用CAD/CAM/CAE技术为企业产品带来了高度有效的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大多数现代技术的需求,具备了各类大中型成套机组的大批量生产能力。
以人为本打造浙富兵团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自创建之初,浙富水电就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员工队伍的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浙富兵团”。
据了解,两年来,浙富水电先后引进高中层管理、技术、市场营销人才70余人,其中外籍专家1名,中高级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47名;同时公司先后招聘了大专及以上学生146名,作为企业强有力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王天忠自豪地说,“浙富兵团”为企业科研开发、产品设计、工艺控制、生产制造、品质提升、创一流水准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提供了技术支撑。
“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怎样留住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该思索的又一问题。而浙富水电在留住人才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式和方法。
采访中,王天忠告诉记者,公司建立了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薪酬体系,即薪酬水平与劳动生产力发展相适宜,与绩效直接挂钩,且随岗位职责变化而变化,特殊人才因人因岗定薪。同时,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人性化福利制度,比如,“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障制度,每年为员工组织一次体检等。
“我们的员工,大都是从外地引进。但在我们企业,很是反感‘外地打工者’的字样,开会的时候都是以企业员工相称。”王天忠说,“外地打工者”的字眼给人的感觉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简单的称谓折射的是浙富水电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王天忠还告诉记者,预计2008年竣工的近2万平方米的员工公寓,可解决公司办公、员工就餐、学习、活动,在丰富员工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产业创新进军新领地
说起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孙毅有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他说,从整体的发展局势来看,水电产业已经出现了整体的滑坡,寻找企业发展的新蓝海,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在担忧行业发展的同时,孙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规划和定位——扩大产业链,向风电和潮汐产业进军。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浙富水电就向风能发电设备市场拓展延伸:与德国恩德能源公司和中国水电建设集团租赁公司合作开发的1500千瓦以上的风力发电项目,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并延伸至其他类型产品中推广使用,促进了产品技术上等级和更新换代。此外,近期拟准备和大唐集团合作,在内蒙古大举进军风电市场。孙毅深有感触地说,发展风电产业,利用风能,既符合当前节能减耗的发展形势,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我们已经进入了后水电的发展时代。”这句话从企业生产规模、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能力、市场拓展、人力资源开发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得到了印证。
风电产业的延伸,开拓了浙富水电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在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方向上,“到2009年,我们将力争达到10个亿的销售收入,而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10%到25%。”孙毅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