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转型提质谋发展 普惠金融谱新篇

企业报道  2015-03-27 17:23:44 阅读:
核心提示:今天非常荣幸出席“2014’年贵州省优秀企业暨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受表彰的贵州省优秀企业、贵州省优秀企业家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在2014’贵州省优秀企业暨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 贵州花溪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吴勇

吴勇

  今天非常荣幸出席“2014’年贵州省优秀企业暨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受表彰的贵州省优秀企业、贵州省优秀企业家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基本情况

  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花溪农商银行”)前身为贵州花溪农村合作银行,是新体制框架下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2013年12月29日经贵州银监局批准,正式挂牌成立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截至目前,我行共有30家支行,14家便民服务支行、3个金融便民服务点,网点覆盖花溪区、南明区、贵安新区及观山湖区,全行职工人数513人。十年改革历程,各项存款余额从成立之初的4.4亿元增长到110.61亿元,较成立之初增加106.21亿元,增长25倍;各项贷款余额从成立之初的3.6亿元增长到66.86亿元,较成立之初增加63.26亿元,增长19倍,存、贷款市场份额居花溪区金融机构前茅。同时,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14年各项收入7.38亿元,实现税后利润2.03亿元,上缴税收1.83亿元。2013年获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评级二级行标准。

  2013年11月20日,我行成为全省农信社首家“破百亿”的县域金融机构,2014年4月,国务院马凯副总理亲临花溪农商银行实地调研作出“小”字上做“大”文章的重要批示。同月,我行作为唯一农村中小机构参加全国农村金融经验交流会并作交流发言,马凯副总理在会上四次点名,高度赞扬花溪农商银行“三小四可”服务三农的模式值得全国金融机构借鉴。

  二、 主要做法

  (一)树立“两小一民”的市场定位。花溪农商银行“因农而生、因小而长”,2000年以来,确立了“立足三农、服务社区、支持中小”的市场定位,以客户满意为目标,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己任,为辖内居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和优质的金融产品,实现了辖内金融服务无空白。在贵州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产业化的历史机遇下,我行加快了跨区域发展设立步伐,2014年小河支行、南明支行相继开业,今天早上,花溪农商银行高新支行开业,实现我行跨区域经营的梦想。

  (二)坚持“稳健经营”的经营方针。长期以来我行确立了“稳健经营、强健内控、改革创新、全面发展”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稳健经营方针指导下调动业务发展积极性,掀起了新一轮的业务整合,实现了业务和效益的互动双赢。同时,行党委狠抓企业诚信建设、员工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新风建设,把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和业务发展工作同安排、齐部署、共实施,调动全行干部职工创先、创优、创新的工作热情,形成“行风正、人心齐、干劲足”的工作作风。连续14年无安全保卫责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在2014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创建“最安全银行”主题活动暨“双百”评选活动中荣获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安全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在稳健经营基础上,我行经济效益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利润水平连年攀升,辖内市场份额由成立之初的末位跃居第一位,存款市场份额47%,贷款市场份额41%。存贷总额、效益水平均处在本区域同类金融机构之首。其中,三农贷款占全区份额的91%,小微企业贷款占全区份额的72%。

  (三)突出“小产品”的主导优势。在发展战略上始终突出“三农”和“小微”业务的优势地位,以小产品打开大市场。

  服务三农方面:为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更好地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值,花溪农商银行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开发“小康卡”系列信贷产品,产品采取“金额可高可低,期限可长可短,押品可有可无,利率可上可下”的灵活方式,依靠农户信用发放贷款,全面解决农户信贷资金获得的便利性。一方面我行成立了“自行车金融服务队”,组织128名客户经理实施定点包户,携带机具设备骑自行车进村入户,了解农户信贷需求,另一方面在花溪172村均成立驻村金融服务办,并加强金融机具进村入户的铺设力度,完成“诚者信合村村通”助农取款POS机的安装铺设,让农户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存取汇”等业务,改变农户业务办理成本高的现状。截至2015年3月,我行在服务的14个乡镇,158个村委会,1047个村民小组,5.6万户农户中,已成功创建信用乡7个,信用村110个、信用组559个,全区3万余户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历年来利息优惠金额达4000万元以上。

  服务小微方面: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金融服务需求特色,我行于2011年11月7日成立了全省农信系统第一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了“商誉通”、“商富通”、“商宝通”、“商汇通”等“金纽带”系列特色产品,同时研究制作“金纽带卡”,便于客户办理微小贷款时更加“方便、灵活、快捷”,做“实”零售贷款、做“精”小额业务,做“细”小微服务,确保小微客户“进得来”、“贷得到”、“流程简”、“申贷快”,满足小微企业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截至2014年末,花溪区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总计9032户,花溪农商银行建档户数4652户,占全辖的51.5%,评级授信4146户,授信金额28.34亿元,评级面达89.12%。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领域遍及农林牧渔业等实体经济支柱产业和民生领域行业。

  (四)打造以“情”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抓好各项业务发展同时,花溪农商银行不断致力创新,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以“情文化”为载体,以情做事,真情待人,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

  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全方位关心关爱员工及家庭,把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结合,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关注员工成长,让员工充分感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企业环境,优先困难职工房屋安置;办好“幸福食堂”,改善职工用餐环境;实行车改解决员工交通问题;发放洗衣卡、洗车卡为员工提供贴心服务,并且每月按时为513名在岗员工父母发放赡养费,帮助职工向父母进献孝心;每年春节举办职工家属座谈会,保持“企业、员工、家庭(父母)”常年联系制度;设置“职工子女奖学金”,给予考取重点中学、大学以及获得“三好学生”的职工子女发放奖学金,鼓励职工子女勤学成才,体现我行对员工子女的关心与爱护。

  丰富员工文化生活:近年来,我行先后成立文工团、篮球队、车友俱乐部等员工组织,通过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等各类主题义演等公益活动的形式提升企业文化内涵。多年来,我行累计开展各类活动逾100次。并代表省、市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屡获殊荣。

  向社会奉献爱心:在2008年初的雪凝灾害,2010西南地区旱灾中,花溪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危难面前勇担责任的决心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及时发放“及时雨”应急救灾贷款2.7亿元送到农户手中,确保农业生产,帮助他们渡过难关。20多年来每逢春节、中秋佳节,组织慰问青岩敬老院,累计捐赠物资逾百万元。历年来,累计资助青岩镇、花溪清华中学等贫困学子学费25万元,向高坡苗族、马铃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贫困村寨捐赠物资修建道路、立面改造、危房改造、解决村民出行、小孩上学、老人外出难的问题,累计捐款、捐物100多万元,2011年,我行向“三创一办”、环卫工人节等公益活动捐款60余万元,2012年我行成立爱心协会,全体员工共捐赠资金20万元,帮扶社会弱势群体。2014年我行向花溪区碧水蓝天行动捐助20万元用于环境改造,向贵阳市“孔学堂”累计捐赠1500万元支持公共文化事业,今天早上省总工会、市总工会和40多位劳模在孔学堂开展共建“劳模示范林”活动,我行捐赠树木50余万元。由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我行于2012年11月,被贵州省国资委授予首批“贵州省‘五型企业’暨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并于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2014年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上述的经验做法和取得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及省联社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精心指导,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感谢贵州省企业家联合会坚持为企业、企业家服务的宗旨,积极开展的各项有益于企业的服务活动,在下一步工作中花溪农商银行将一如既往,以广大优秀同仁为榜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不辱使命,为早日实现“贵州梦”作出更大贡献!

  最后,祝此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广大同仁身体健康、事业兴旺!

更多专题
管理方略化险为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超负荷生产已成为采煤行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安全生产监...

打造自主品牌 唱响中国创造

在有些行业,中国充分创建民族自主品牌是早晚的事情,必须有充分的民族自主品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