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聚焦中国经济改革新里程

企业报道  2015-03-26 11:06:08 阅读:
核心提示:《嘹望》周刊文章说,中共中央修宪建议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里程碑,是中国宪政制度的一大进步。

  《嘹望》周刊文章说,中共中央修宪建议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里程碑,是中国宪政制度的一大进步。

  文章认为,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 ,对维护社会稳定,凝聚人心,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

  文章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无论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保护每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一个社会能否得到持续、长期的发展,重要的是要看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能否得到有效的保证。私有财产权还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私有财产只有得到保护,公民才会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权入宪将给中国带来四大变化

  中新社报道,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伯承称,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必然给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带来深刻变化。

  他分析说,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权法律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随着“人权入宪”,相关法律将作相应调整和完善,同时,还要增加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本届人大任期内将安排审议近六十件法律草案,其中包括与人权紧密相关的《物产法》、《侵权责任法》、《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劳动合同法》等,形成一个更加完备的人权法律保障体系。

  二是与人权有关的社会问题将得到更为妥善的处理。全社会将从维护、贯彻根本大法的高度,积极妥善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职工再就业等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和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三是人权相关机构将逐步设立和加强。联合国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议会中都设有人权委员会,相信中国将从国情出发,逐步在人大、政协及政府中设立相应人权机构或职能部门,给人权发展以组织保障。

  四是全民人权意识将进一步增强。国家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人权宣传教育力度,普及人权知识,加强人权研究,不断提高全民族的人权素质。

  目前,世界上已有近四十个国家把人权问题不同程度地写入宪法。林伯承表示,中国“人权入宪”是顺应世界人权进步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必将对世界人权进步事业产生巨大影响。

  国企政策性破产面临终结

  市场报报道,我国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从今年起将步入提速期。不久前在京召开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一系列规划工作被提出来:三四年内,新的国资监管框架将完全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将取得突破。

  除了健全国资监管新框架和在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建立董事会外,从今年开始,国资委还要利用4年时间,基本实现国有企业由政策性关闭破产向依法破产的过渡。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全国企业关闭破产4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各地也将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据了解,今年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的重点已经确定,从区域上讲,继续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从行业上讲,主要是军工、煤炭等行业。东部5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将不再安排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新增项目,符合破产条件的一律转入依法破产。

  根据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2003年全国国有企业关闭破产工作计划,2003年企业关闭破产新增项目核销规模按600亿元安排,实际核销额不低于350亿元,重点安排军工、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关闭破产项目,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给予重点支持。

更多专题
管理方略化险为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超负荷生产已成为采煤行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安全生产监...

打造自主品牌 唱响中国创造

在有些行业,中国充分创建民族自主品牌是早晚的事情,必须有充分的民族自主品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