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ERP市场,2003年基本上可以说风平浪静,近年会不会风云变幻?由支点网以及业界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在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后,综合网友投票的结果和评论,认为近年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近年中小企业将成为主战场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国内生产总值的50%、全国所有工业利润的40%,外贸出口总额的60%,都由中小企业贡献。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摆在我国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IT产品正作为一种必须的生产资料走入每一个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但是,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信息、销售渠道及管理水平上难与大企业相比,在信息化的建设实施上遇到了许多以往经验不能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人们提供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IT解决方案。2003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战乱纷纷,我们的眼珠一次又一次被吸引:首先某著名软件商抛弃苦心经营的高端市场重新回到中低端市场。接着,国外著名的一个老牌软件厂商拿着购买的一套产品进军中国中低端市场,以此回应外界对他们门槛太高,打不过本土软件的评价。2004年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会是高回报、高风险的市场。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投身其中,在人们对概念炒作已经麻木以后,在中低端市场攻城略地,赚取实惠会更实际。
第三方软件分销增值商将会出现
国内传统的硬件(渠道)厂商由于利润空间的逐步狭小,将会重新整合现有渠道资源,向软件业挺进,2004年国内会出现第三方软件分销增值商。
SAP推出SBO产品,总代理中有两家是中国很有名的传统硬件分销商,清华紫光和北大方正,硬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许多硬件分销商转型IT服务,内容包括管理软件的代理和咨询服务工作。他们的优势在于自身已经具有和传统软件分销渠道数量上的优势和品牌优势,主要工作在于很好地转变职能和加强人才的积累。同时,许多行业性地域性的软件公司面临市场的压力急于推广自己,可是资金限制了他们渠道的建设,可以预见2004年市场上会出现专业的渠道分销商,上可以利用渠道优势承接优秀的产品并且拿到可观的折扣,下可以整合分布各地的小软件公司为自己的一部分,共同发展。
微软将大举进入ERP市场
微软2004年将大举进入高端ERP软件市场,并推出第一款ERP产品。微软将会与一直宣称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SAP、 ORACLE、用友、金蝶等在企业信息化高端市场展开正面竞争。
2003年岁末,微软发布针对中小规模企业的多语言软件Microsoft CRM1.2,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正式在全球47个国家上市。这一行动标志着微软在向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市场发起全球攻势。尽管微软在CRM领域仍是新军,但微软的强大实力仍然值得引起注意。2004年,可以预见微软将凭借强大实力进军ERP市场,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所有人的目光将一直转向曾经是合作伙伴的微软。SAP在中国的负责人就曾经讲过:明年(2004)我们的对手不会是用友、金蝶等国内公司而是微软。
2004年将是国内外管理软件厂商渠道竞争年
国内主流软件厂商的渠道阵营在国外软件厂商的强势挤压争夺之下会出现分化与流失,2004年将会是国内外管理软件厂商的渠道竞争年。
2003年SAP在中国推出的SBO产品,采取的是渠道销售政策,至2003年底三家总代理已经招募了大约50家代理商,其中绝大部分是已经从事代理业务的公司,在其中不乏安易、用友、金蝶、新中大、浪潮等国内软件的代理。得渠道者得天下,可以预见2004年渠道的竞争会愈演愈烈,对渠道的支持力度,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会决定代理们的忠诚度。
优胜劣汰,管理软件品牌集中将正式开始
随着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加剧,一些没有品牌优势、客户基础差、缺乏特色产品的中小软件公司面临被淘汰的局面,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品牌会越来越集中。
目前,我们身边熟悉的一些软件公司正慢慢从视野里消失,有的关门大吉,有的被大型软件公司收购兼并,有的四分五裂成更小的公司。市场在慢慢成熟,可是在市场推动中起很大作用的小规模公司却往往分享不到胜利的果实。2004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软件商关注中低端市场,中小软件公司的日子会更难过,以前两极分化的局面将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必然会造成软件品牌的集中。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地区会成为2004年的“热土”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地区会成为2004年信息化的“热土”,有一定实力的厂商在2004年会调兵遣将争相瓜分中国信息化最后两块处女地。
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的政策出台和深化,我们身边媒体、电台,包括人们的议论都更加关注东北、西部这两个名词。2003年,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沈阳联合召开了2003年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会议,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工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总结和交流全国各地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先进经验,展示近年来全国各地实施计算机应用“倍增计划”的优秀成果,进一步促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的开展。在2004年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软件厂商关注这两个以前关注不够的欠发达区域。
CIO取代厂商在信息化进程发挥主导作用
CIO在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CIO从幕后走向台前代表着一个新的阶层的形成。以CIO为目标群体的活动会贯串整个2004年,厂商着力“包装”出来的CIO群体也会开始取代厂商在信息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2003年CIO无疑是倍受关注的一群人,作为信息社会基础设施的建筑师,作为“技术驱动的商业变革”这一大趋势的实践者和推动者,CIO的地位毋庸质疑。他们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技术与产品的搭建与维护,而是已经渗透到了业务和管理的各个层面,其自身也逐渐开始参与政府、企业的战略管理。2003年,中国信息协会CIO分会成立大会11月7日-8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山、人事部副部长戴光前、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苟仲文、中国信息协会会长陈先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并就如何推进CIO机制的建立进行了研讨。
有了自己组织的CIO们,伴随着新一轮网络热潮的来临,在新一年的企业信息化工作中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超负荷生产已成为采煤行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安全生产监...
在有些行业,中国充分创建民族自主品牌是早晚的事情,必须有充分的民族自主品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