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联盟热点>> 正文

微金融解决方案

企业报道  2015-03-24 17:05:24 阅读:

  近两年,从政府不断出台的金融、财税改革政策中不难看出,惠及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已然成为主旋律,其中解决“融资难”问题是重要命题。然而各大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设置高门槛,绝大部分处在创业和起步阶段的小微企业被拒之门外,且审核周期长。中国有数千万的中小微企业,其中能够得到银行支持的不到5%。而中国每年有数十万亿个人储蓄存入银行,获取着3‰左右的活期存款利息,这就形成了“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的现象。微金融解决方案当市场化的互联网金融以低门槛、形式多样等优势出现时,资金需求端和供给端开始迅速自由结合,这使得专注于小微企业资金解决咨询服务的民间金融模式日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首当其冲。

  为了将这些个人闲置的资金输送给急需资金发展的中小微企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回顾2013年间,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典当行、融资租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甚至互联网金融等等民间金融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4年年底,与互联网相关的民间金融平台已达1575家,相对于2013年的爆发式增长,2014年的重点在于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持续性的规范与整顿,除了对P2P行业规范外,人民经济也催生出了较为安全的“民间融资信息登记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新模式。

  首先,金融机构要客观认识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风险与收益,逐步改变以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习惯思维方式,适度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倾斜力度,有意识地调节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向,同时创新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保证信贷规模和流向,专业服务机构独立经营模式;从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而言,要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企业自身也要相应配合改进,一方面是增强企业实力,另一方面是增强企业信用,规范本企业财务制度,定期接受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财务核算的指导和检查监督,保证财务核算真实有效,增强金融机构对其财务核算的可识别性和可信性,不断提升其融资能力。其次,认识到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本企业的信用登记,实事求是地上报信用信息,不能为了得到贷款虚报信息。最后,主动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建立相互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

  当下,金融创新仍是专注于小微金融的服务机构的突破口,应结合实际,围绕现实需求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通过创新改变着大众对民间金融的认知,引起国家的重视与关注,并切实可行地解决着越来越多小企业的大麻烦,小微金融服务已开始一马当先,拉低着融资的“高门槛”。

更多专题
管理方略化险为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生产国。超负荷生产已成为采煤行业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家安全生产监...

打造自主品牌 唱响中国创造

在有些行业,中国充分创建民族自主品牌是早晚的事情,必须有充分的民族自主品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