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倪嘉云
近日,笔者在《企业家日报》上拜读了黄仕科先生撰写的文章《建造一个“文化型”企业——解读中铁二十三局徐明新董事长提出的建造“四型企业”》,感触颇深。非常赞同中铁二十三局徐明新董事长、总经理的观点:一个企业,不怕没财富,就怕没文化。笔者认为,当今社会企业制胜的法宝,取决于企业自身是否具备独特的企业文化,只有具备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看完了黄仕科先生撰写的《建造一个“文化型”企业——解读中铁二十三局徐明新董事长提出的建造“四型企业”》这篇文章后,引起了我对“文化型”企业的思考。记得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过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现在、将来,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毛泽东军事思想,崛起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与崇高精神。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维,崛起于对中华文化文武总揽能力。一位企业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一个高素质的企业,该企业在适应飞速变化市场时,必须提高、完善自己,这一过程的唯一途径是学习。”由此可见,中铁二十三局徐明新董事长提出的建造“四型企业”中打造“文化型”企业对于企业今后不断发展壮大尤为重要。
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能否培育自己的文化并发挥其作用,将决定其在21世纪的生存能力,企业的文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例如,青岛啤酒的目标是“世界啤酒十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从贵族向大众转变,从生产优先向市场优先转变,从产地销向销地产转变。青岛啤酒的企业目标是要由世界知名品牌成长为世界驰名品牌,由中国名牌企业上升为世界名牌企业,由此产生出更强劲、影响力更大的名牌效应。为此,青岛啤酒集团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组织,在经营规模、管理模式、文化观念、产值、销售收入等各方面都要向国际先进企业的标准攀升。
可喜的是,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公司以董事长、总经理徐明新,党委书记陈涛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坚持“创效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以“创造效益、创造价值”为衡量标准,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在中国铁建“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不畏艰险、勇攀高峰、领先行业、创誉中外”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标识、企业歌曲等“四大统一”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中铁二十三局特色的系列文化理念。如“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进行结构调整、坚定不移搞好海外经营、坚定不移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的企业战略举措;“从经营项目向经营企业转移、从经营体力向经营智慧转移、从经营主业下游向经营主业上游转移”的发展策略;“用心做事,用情交友”的企业经营理念;“一年稳定、二年好转、三年起步、四年发展”的企业发展路径;“锻造一流团队,永葆企业长青”的队伍建设战略;“四个提升”(提升班子形象、提升员工信心、提升企业品牌、提升综合实力)的政治工作主线;牢牢把控“四点两线”(质量闪光点、安全控制点、科技创新点、效益增长点。班子建设保障线、效益产出线)的项目管理指南;“以创效为目标强化全员执行力”的企业行动准则等具有中铁二十三局特色的文化理念,从而明确了建造“文化型”企业的目标和方向。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公司实行职工持股,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公司一般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其出资购买一定...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往往水土不服、生存困难,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风险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