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正在全世界招揽汽车专家研发电动车。而《华尔街日报》则表示,苹果已经组建了一个近1000人的团队汽车研发团队,其代号为泰坦“Titan”,研发的首款车型为MPV。据路透社报道,梅赛德斯奔驰北美研发中心主管Johann Jungwirth已经在2014年9月跳槽苹果,并指出苹果打算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已有媒体多次曝出在美国发现苹果的“神秘测试车”——装配了各种摄像头和传感器的MPV,这款非典型苹果风格的测试车有可能是在为苹果地图系统收集数据,也有可能是在为自动驾驶测试做准备,如之前Google所做的那样。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么Apple Car的“上路”将不会遥远。苹果现正敦促该团队最早2020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过去几个月苹果开始增加招募人手,寻找电池和机器人方面的技术专家。
此外,《商业内部》透露,曾有苹果员工给报社发来电子邮件时称,“是的,这个激动人心的项目并不是梦,苹果汽车将会改变这个世界。”
谷歌也蓄势待发
有关苹果汽车,目前的消息还比较零碎,只知道该项目由曾经在福特担任高管的苹果iPod 和iPhone设计师、苹果产品设计副总裁史蒂夫·扎德斯基(Steve Zadesky)负责领导。同时,包括奔驰北美研发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诸维尔特(Johann Jungwirth)以及曾为福特设计概念车的知名工业设想师马克·纽森(Marc Newson)等人才也都在近期正式加盟了苹果。
但当苹果这个成功占领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手表市场的电子巨头做出举动显示将要进军汽车领域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世界不小的骚动。
苹果汽车强大的竞争对手谷歌1月就表示,将在五年内推出自动驾驶汽车。谷歌公司正在寻找合作伙伴,以实现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的理想,即开发出更加安全、更加节能的汽车。
据称,谷歌早已开始着手研发自主品牌的汽车,并秘密聘请了汽车领域的专家。同时,谷歌抢先一步于今年1月成功地研发出小型白色发动机吊舱以代替先前的Lexus RX型载货齿轮,让一切都不只停留在科学幻想中。
苹果的造车底气
苹果规模之大让车商高层备感威胁。苹果市值高达7500亿美元,比戴姆勒、福斯、雷诺、标致、福特、通用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七大车厂加起来还高。
上个季度苹果创造了180亿美元的净利润,坐拥178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也在推动这家iPhone生产商进入新的市场,进一步用苹果产品和服务覆盖用户的数字生活。
“汽车行业的传统思维不适于利用互联网领域的机遇,”捷豹路虎公司工程主管沃尔夫冈·齐耶巴特(Wolfgang Ziebar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你还需要一个委员会来做出决策,那么竞争还未开始你就输了。”
苹果正以自己打破其他行业的方式进军汽车领域。苹果不是第一家生产数字音乐播放器或智能手机的公司,但它一定要研发出极具吸引力的产品后才进入一个新市场。
科技巨头巨大的潜力
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位硅谷巨头会以何种方式切入汽车行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苹果对任何一个行业感兴趣,都会对原有商业格局产生重大冲击。
现在,感到威胁的是宝马、奔驰、大众以及奥迪等德国工业的骄傲,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近500万个工作岗位,却面临被颠覆的危险。“谷歌和苹果有极大潜力”,德国汽车管理研究中心(CAM)负责人Bratzel说道。大众集团CEO文德恩曾表示“汽车行业在未来数年内面临自汽车面世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福特CEO马克·菲尔兹也表示“有些行业外公司正对汽车业虎视眈眈”,他认为汽车行业需要变得更具创新性。
业内还有声音评论说,苹果和谷歌涉足汽车行业,表明他们并不满足于汽车信息技术服务的供应商角色,他们进入汽车行业至少有以下四大目的:一、获取收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据此开创新商业模式;二、为汽车提供信息及通讯服务,抢占它们未涉及的最后一块生活空间;三、通过自动驾驶汽车切入大城市交通系统,革新人们出行方式;四、尽可能地取代汽车厂商,与消费者直接沟通,把传统汽车厂商变成其代工厂。
事实上,这并非危言耸听,据透露,苹果研发汽车以及建设配套生产线的费用仅需50亿美元左右,只是其先进储备的零头。凭借超人的财力,科技巨头可以随意收购整车厂商或者零配件厂商为其生产汽车。“传统汽车厂商面临最大的危险是在汽车价值链中不断退后”,Bratzel说道。高德纳(Gartner)咨询公司分析师Koslowski认为未来的汽车会变得通过软件来定义,即以后的汽车有可能是安卓汽车还是苹果汽车之分,而不是宝马还是奔驰。
老牌车商的反应
如果说特斯拉在传统汽车业撕开了一道口子,那么苹果和谷歌对于驾驶系统的改造可能给汽车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3月4日,2015年日内瓦国际车展周二正式开幕,多位汽车行业高管表态称,一方面他们非常重视苹果和谷歌带来的潜在竞争,另一方面他们也考虑与这两家美国科技巨头进行一些合作。
“我们从不低估任何竞争,”宝马汽车销售总监伊恩·罗伯森(Ian Robertson)表示,“过去看起来,入门门槛似乎很难跨越,但现在门槛已经低多了。但与此同时,汽车行业的复杂性并没有太大变化。”
通常,一家资深汽车生产商需要五到七年时间来从头研发新款汽车,仅获得监管批准必要的测试阶段就需要三年。分析人士预计,一家外部公司进入汽车行业,研发汽车可能需要十年时间。而苹果和谷歌制定的时间表凸显了这两家科技巨头的宏伟目标,并且为争夺用户摆下了擂台。特斯拉和通用汽车都计划在2017年推出单次充电行驶里程超过200英里、售价4万美元以下的电动汽车。
“这正是这个行业所需:一家破坏性的外来者,”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生产公司CEO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表示,“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正是那个生活即将受到破坏的人之一,那么你肯定不会对此充满期待。”
“如果两家公司想要独立生产电动汽车,他们肯定会非常迅速,”大众汽车公司CEO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表示,“我们对谷歌和苹果的技术也非常感兴趣,我认为作为大众汽车,我们可以把数字和移动世界结合到一起。”
“这种竞争当然需要认真对待,”位于德国贝尔吉施格拉格拉德巴赫的应用科学大学汽车管理中心主管史蒂芬·布拉泽尔(Stefan Bratzel)表示,“我们距离自动驾驶越接近,用户与汽车之间的联系越弱。谷歌和苹果没有旧技术的负担,完全可以从头开始。”
“我们对于与他们合作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关键因素在于确保我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实现真正的双赢,”丰田汽车欧洲公司CEO迪迪尔·莱罗伊(Didier Leroy)表示,“汽车生产商不希望自己仅仅是提供一个空盒子,然后由其他人在盒子里填充真正的价值。”
雷诺-日产联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会长卡洛斯·戈恩表示非常欢迎苹果入局。戈恩称,苹果的入局会大大提高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因此会间接提振包括日产Leaf这些车型的销量。
也有人不以为然
戴姆勒AG和梅赛德斯奔驰公司董事长蔡澈(Dieter Zetsche)博士似乎对苹果造车这一消息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蔡澈认为苹果制造一款汽车产品的消息完全是无中生有。
“如果现在有传言称戴姆勒或者奔驰计划开发一款智能手机产品的话,苹果恐怕不会因此而感到寝食难安,而现在的情况便是如此。”蔡澈博士说道。
在随后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蔡澈又补充称自己不认为诸如苹果和谷歌这样的企业会对生产一款全功能汽车有太大兴趣。因为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希望更好地理解汽车是如何使用的,而并非自身成为真正的汽车制造商。
“谷歌和类似企业近年来研发了包括自动驾驶技术在内的多种先进汽车技术,这将使得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发生改变。但是由于谷歌等科技公司并没有独自生产汽车的能力,他们势必会与传统厂商进行合作。此外这些科技公司在设计汽车方面也没有太多经验。因此这不会对传统汽车厂商造成根本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清晰的认识到我们之间亦合作、亦竞争的关系。”蔡澈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本报综合报道)
公司实行职工持股,体现了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要求。公司一般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其出资购买一定...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完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往往水土不服、生存困难,关键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风险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