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煤都”大同来说,煤炭工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在大同的发展过程中,这座中国的“煤都”在“给别人送去光明,把伤害留给自己”的赞誉声中伤痕累累:蓬头垢面、脏污不堪,成为人们脑海中的“大同印象”。但“靠山吃山,靠煤吃煤”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生产方式,掣肘着大同的可持续性发展。笼罩在这座城市头顶的“黑锅盖”让大同人痛定思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为此,大同先后组织人员赴辽宁、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考察、招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新规划设计大同的未来蓝图。本报记者就此对山西大同市委书记丰立祥作了专访。
记者:大同作为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在源源不断地输出能源的同时,自身的发展建设却明显不足。有人说,昔日大同是因煤而声名鹊起,现在却因煤而停滞不前,您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丰立祥:提起大同,人们自然会想到煤,这曾经是大同人的骄傲。也正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同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创业空间,使得工业经济发展出现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比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不少工业企业能耗高、污染重,资源浪费严重,部分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还不适应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等等。经过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一系列的调研论证,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之年———2008年,大同市委、市政府确定,要在加快经济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上实现新跨越;在优化经济结构、构建多元经济支撑体系上实现新跨越;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上要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旧城改造、古城保护、新区开发以及提升产业发展上要有新进展。
记者: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大谈调整产业结构,表面上狂风骤雨,出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政策,但是大都只重形式不注重调产的内容和细化的过程,针对大同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大同市主要采取了哪些实质性的努力和探索?
丰立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支柱一定要结合区域实际进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遗存特别是古建筑更是稀缺而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建城史,曾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形成了特有的风土民俗和地域文化。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2处、省级20处,云冈石窟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同古城作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很高,历史可读性极强,古城传统风貌浓郁,是国内极少数仍存有城墙等众多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且古城风貌犹存的城市之一。因此,大同市委、市政府在认真研究具体措施的基础上,已经正式做出实施名城整体性保护的决策,在城市建设上坚持新区开发与古城保护联动,突出抓住古城保护这个重点,全面恢复古城历史风貌、提升整个城市形象,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创新、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动城市转型发展。
记者:这其实就是大同挖掘自身资源所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
丰立祥:是的,发展旅游业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上谋求新跨越,就是要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这一主题,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坚持不懈地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真正构筑起多业发展、多元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
记者:节能减排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也是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大同所提出的“环保优先”、“绿色崛起”的方针正在使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重回大同。请问,大同如何能够从“黑色”变成“绿色”?
丰立祥: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表面上看也存在矛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现在,棚户居民都在使用无烟无硫的型煤,型煤与原煤的差价,由政府来买单。仅这一项,政府在去年就支出3000多万元。为降低能耗、减轻污染,去年,大同采用清洁燃料对全市有条件的部门和居民实行集中供暖,集中供暖面积由过去的300万平方米,增至去年的1400万平方米,伴随着这一举措的实施,取缔了市区内450台大型燃煤锅炉。通过大力整治环境污染,大同正在一天天地由“黑”变绿!去年,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控城市中,大气质量排名前移了15位,摘掉戴了多年的“黑帽子”,其一级天数列山西省第一。还有,曾经上万辆运煤车在通往云冈石窟的干道上川流不息,煤尘飞扬,令云冈石窟的大佛无端地忍受着这样的“黑色伤痛”。大同市下决心改变这一现状,一条云冈旅游专线应运而生,所有运煤车改道而行。大同对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周边环境大力整治的结果是:大佛身上的“黑纱”没有了,青山和白云又恢复了,绿草盈盈,清风拂面,整个云冈景观一览无余。目前,云冈专线正在进行道路扩建工程,在不远的将来,云冈路会成为云冈大佛的“绿色屏障”,更是大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记者:在大同的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议论大同的变化,都非常关注大同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您对此有何感想?
丰立祥:大同市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加速期、战略格局的调整期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里,感谢全市的广大群众对市委、市政府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有了全市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一定会更加解放思想,谋新求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转型、跨越、崛起的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