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长治钢铁集团传来喜讯,董事长党歌荣获“长治经济特别人物”称号。作为长治钢铁集团的带班人,党歌以身作则,和企业的干部群众同心协力、统筹生产要素,强化管理水平,使得长治钢铁集团向更高的目标挺进。面对国内日趋激烈的钢材市场,百炼成钢的长钢人确立了“建设现代化企业和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步伐,着手实施钢铁、建筑、机械制造三大产业发展战略,欣欣向荣的宏伟蓝图已然展开。
记者:面对国内外的市场压力,长钢集团仍然能够顶住压力,提出完成300万吨钢的目标任务,这一战略目标的制定,对长钢发展有什么深远意义?是如何部署的?
党歌:2008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奥运经济乐观预期、政府换届效应等带动国内钢铁市场需求继续旺盛,钢铁行业进入高成本时代,行业利润将向资源优势型、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转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钢铁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减弱。今年《节约能源法》、《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法律法规的实施,配之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的问责制与“一票否决”制,中国钢协将用“万元产值能耗”取代吨钢综合能耗与吨钢可比能耗,落后工艺装备企业的节能减排形势更为严峻。面对这样的形势,长钢职工惟有把握未来、团结奉献、努力工作,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推进,一是要均衡稳定。从目前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看,完成300万吨钢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如矿粉、生铁、废钢等的采购,9号高炉30万吨生铁产量任务,能源动力运输保障等等,相关部门要确保采购资金及时到位,采购部门要灵活手段,其他单位和部门也要积极支持。二是要对标挖潜。资源价格、运输费用、资金要素、土地使用税、劳动要素等价格的上涨,标志着钢铁生产进入高成本时代。对长钢这样几无自有资源、人多包袱重、产品结构刚刚开始转型的企业来讲,对标挖潜对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意义尤为重大。今年,还要以行业先进标准和自身历史最好水平为标杆,继续在生产经营、技改建设、职能管理、社会职能部门全方位进行对标,特别要在对企业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方面有直接关系的指标进行对标,以夯实基础,奠定长钢生存基石。三是要“严细实”管理。发展长钢,靠现代科学技术拉动长钢发展,工程技术人员要唱主角、挑大梁,不断强化“严、细、实”管理,强化制度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支撑300万吨钢目标的实现。
记者: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请问长钢在技术创新上作了哪些文章?
党歌:今年,技改建设的重中之重是7号转炉、9号高炉、5号烧结机三大工程,最主要的是要克服“三大困难”:资金、工期、项目核准。从资金层面看,国家10年来首次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加剧长钢从银行等的贷款难度,特别是由于新天通公司带来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加之内部极个别人的捣乱破坏,使长钢的形象、信誉严重受损。但困难再大,技改资金必须确保到位。相关部门要将此作为最重要的攻关内容,作为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的重点。通过创新思路、拓宽渠道、合理调配,集中资金办大事,确保建设资金如期到位。从工期层面看,工程组织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科学、务实、高效组织指挥。在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突破常规,卡紧每个工程节点,对重点工程和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监控;要严肃施工纪律,加强施工安全和现场管理,现场解决矛盾难题,确保按期达产达效。从项目核准层面看,项目核准要用好、用足国家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和中部崛起等相关政策,多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取得政府支持和理解。要建立项目核准攻关机制,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专项攻关,确保项目建设合法有效,也为更好融资创造有利条件。按照技改项目达产达效要求,工程建设要借鉴以往技改建设的经验教训,将工程质量放在重中之重,严把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施工建设关,集中智慧力量,争取将各项技改工程建成“投资最省、质量最好、效益最高、工期最短、达产最快”的样板工程。
记者: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长钢,提出来的口号是建设中国结构钢生产制造基地。那么,如何能使上万的长钢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步调一致,集中智慧和力量,战胜困难?
党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职工群众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就是要我们多干事、就是要我们有所作为。领导干部要挑起300万吨钢的重任,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抓工作、抓落实,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攻坚克难,动真碰硬。职能管理部门办事的速度和效率,直接关系300万吨钢目标的实现,必须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可预见的困难很多,不可预见的困难也不在少数,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发扬长钢60年发展的精神,理清思路,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打赢歼灭仗,用信心、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