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孙丰刚:大产业需要好项目来支撑

企业报道  2015-02-13 09:32:34 阅读:
核心提示:如今的临沭,山依然是那个山,水依然是那个水,但城市和人民的面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县里就拥有8个之最———联合国绿色肥料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基地

  位于山东省南部苏鲁交界处的临沭县因沭河而得名。

  说到临沭,人们自然想到著名的孟良固战役以及红嫂用乳汁救活伤病员的故事。这是战争年代的记忆。

  如今的临沭,山依然是那个山,水依然是那个水,但城市和人民的面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县里就拥有8个之最———联合国绿色肥料产业基地、全球最大的控释肥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醋酸乙脂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手扶拖拉机生产基地、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国家火炬计划复合肥产业基地、中国钻石之乡、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杞柳之乡。

  采访中了解到,临沭县的企业还拥有中国名牌一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国家质量免检产品10个,4个年销售收入均超过20亿元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赵本山、宋丹丹、陈佩斯、朱时茂、魏积安。

  2007年,临沭经济开发区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临沭如此大的变化和成就因何而获得?

  5月,记者专程在临沭进行了3天的走访后,专访了县委书记孙丰刚。

  栽梧桐树引凤凰

  记者:目前,临沭县镇涉及几千户居民的大面积房屋改造是否体现了新班子的新思路?这个大胆的举动是基于什么指导思想?

  孙丰刚:2008年以来,我多次在各种大小会议上强调“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核心抓收入”。临沭是老区,基础建设薄弱,城市化建设相对落后,人民生活质量不高,所以,必须抢抓机遇,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力争使全县进入全省县域综合实力50强,努力建设鲁南经济带工业强县、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园林城市、鲁苏北旅游名县。

  记者:班子的成员都有这样的危机感吗?

  孙丰刚:是的。我一直强调,看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解放思想是为了潜心干事业,干开创性的事业,我们有五句话:速度要快、投入要高、发展环境、务实为民、统筹推进。我很欣赏我们的基层干部,他们不管承受的压力多大,始终意志坚定在第一线,以良好的心态作出了各自的贡献。

  记者:2007年,临沭县的人均GDP为1.68万元,而山东省排名第一位的荣成市是7.1万元,是你们的4.2倍。你如何看待这个差距并给自己设立了什么目标?

  孙丰刚: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是咄咄逼人的。我们知道差距、承认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拼搏前进。我们不能慢腾腾的,所以,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是,全县完成区生产总值24.7亿元,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45.1亿元;全县产值过千万的企业37家,比去年增长7家;农民人均收入1978元;新造林3.1万亩;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亿元,同比增长30.3%。

  培养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记者:你多次讲到,工业是县域经济的“火车头”。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这是县委确定的大品牌意识吗?

  孙丰刚:是的。一个大项目可以带动起一个大产业。我们县有金正大、金沂蒙、史丹利、常林等大工业企业品牌,所以就要发挥这个品牌的优势,把更大的项目做好。今年,我们要抓好金沂蒙集团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金正大100万吨包膜控释肥二期、史丹利100万吨高塔控释肥和脲甲复合肥以及常林集团精密铸造的二期工程。一定要培养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同时再发展一大批有潜力的中小企业群体,这样,临沭的美誉度、知名影响力才会出现。

  记者:在几天的采访中,经常听你说“每个工程都要当‘百年工程’做”,你是如何考虑的?

  孙丰刚:我们的“视界”要与世界同步。要让百姓住得舒心放心,我们就必须考虑长远;要让企业家一心一意搞发展,让他们更爱这个城市。才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这个城市来。所以,我们干部一定要在服务上做大文章。企业家需要贴心的服务,农民也需要贴心的服务。大家都想着“百年目标”,才会眼光更加长远。我们半年时间动迁了几千户百姓,没有一个告状的,为什么?他们理解并信任我们的政府是实实在在为了他们的未来着想。我们的干部责任全部落实到位,一个领导带一个指挥小组。我们经常到企业去、到工地去,有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解决,决不拖延。只有这样,才能带出好的干部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家队伍,我们县才能实现跟全球经济接轨。

  树立“鲁南大门”形象

  记者:过去几年,你们派出很多干部外出学习考察,目的是树立自己的独特品牌形象。那么,怎样才能不落入俗套,并根据实际问题找到更好的科学办法?

  孙丰刚:依托资源和产业特色展开招商活动。干部需要有境界,但更需要有眼光。学习后,我们一致的认识是:有胆还要有识。我们分析了浙江人的“四千四万”精神,制定了原则: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走别人不敢走的路。人人思贤思齐,奋勇争先,保持竞争心态;碌碌无为不行,不谋其政不行;靠德性影响人。各级干部到包干的企业、工地去调查是极其正常的。改善民生等重点工程和重大事项,必须真奖真罚,到一定时间就亮黄牌。

  记者:山东省都在大力打造文化历史旅游牌,临沭的特色将如何开发和利用?目标是什么?

  孙丰刚:苍马山、沭河古道、金滩粟海、羽山等旅游资源是我们可以开发的亮点,也将是我们城市的亮点。我们已经决定把文化产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但要上水平、上台阶。我们的形象目标就是树立好山东的“鲁南大门”。

  记者:那么,作为有特点的农业产业如何保持并发展?

  孙丰刚:畅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柳编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农民不出去打工。今年,全县一季度已经实现进出口额5632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2美元。大部分是靠柳编产品、茶叶、板栗和脱水蔬菜产品。今后,我们要建设基地、搞文化节,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记者:作为县委书记,你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孙丰刚:挖掘文化底蕴,把城市建设得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羡慕,人民的生活有品位。

  迅速让百姓脱贫、让百姓致富是我们做领导的神圣职责。过去,山东沂蒙老区人民发挥的就是“斗志在先,精神在先”。如今,临沭的改革和发展仍然需要这个斗志和精神来落实科学发展观。

更多专题
回顾中铝之“翻云覆雨”

中铝公司的石破天惊之举在全球矿业市场上骤然掀起“中铝冲击波”。人们惊讶的不仅是因为中铝公司将中国企业...

工业让安徽发展涨势蓬勃

安徽黄金工业像现在的金价一样涨声一片,产量、效益同创历史新高,昔日不景气的金矿也像变了个样,矿工们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