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培芳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
新常态是必然的趋势。人类最早的时代是从耕牛时代走向了蒸汽机时代,现在到了信息时代。耕牛时代是分散、封闭的;机器时代是集中的垄断——要么是国家集中垄断,要么是资本家集中垄断。但是信息则具有普惠的特征。比如,现在中国有将近14亿人,现在手机(用户)突破了13亿,除了躺着不能动的和不会说话的基本上都有手机,有的是一部、两部,有的甚至7部手机。传统的工业经济或者是传统经济,它是嫌贫爱富的经济。有人讲的投资银行,它们不喜欢十块八块来存款贷款,但是网络银行、支付宝、余额宝都行,因为它没有到银行去办理那些手续,直接在手机上点击就可以实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经济来了以后很多人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能就不是问题了。比如说前不久双“十一”——淘宝网络购物双“十一”和双“十二”显现出来的购物量。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开放初期是先东部、后中部再西部。现在是西部在崛起,尤其是双“十一”和双“十二”的时候,西部的购买力在人均收入方面已经超过了东部和中部。所以,中部现在也很着急。信息经济和传统的经济有很多不同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它颠覆了传统经济的资源稀缺,一网无限,信息成本为零。传统的三大假设都在颠覆,未来可能有很多想不到的事情要发生。二十年前没有想到互联网会发展这么快,十年前也没有想到中国的手机会超过美国,现在东部的电子商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这些现象都使得世界瞠目结舌。但是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式还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按照习主席说的,我们不能身子已经进入21世纪,但是我们脑袋还停留在零和博弈的旧时代。
十八大报告里面有一句话,可能在座的经济学家没有很好地研究,就是2020年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时候叫做工业现代化基本完成,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李克强总理提出来要大力发展信息消费。习主席最近也强调要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全面到什么程度?最近一些现象大家可能看到了,就在一两个月之前,我国台湾地区有一个官员讲了一句话,使得在座的可能听了都觉得好笑(的一句话)。他怎么讲的呢?记者问他,为什么大陆的人都用手机上网,有那么多手机?这个台湾的官员说,大陆的穷人很多,他们买不起计算机,所以只能用手机。这就是信息经济带来的普惠大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