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如何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企业报道  2015-02-06 18:25:56 阅读:
核心提示: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把自己就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概念之下怎么样认识经济发展的升级版的打造谈一些看法。

  ■贾康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原院长、博导

如何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把自己就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概念之下怎么样认识经济发展的升级版的打造谈一些看法。我们已经从习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的发言中可以相对清晰地领悟到新常态的三关键词:第一个,从经济运行表现来看的中高速,这和其他的经济体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一个经济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之后,不可避免地要有阶段性的调整变化,中国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要适应、认识和引领这样一种从两位数增长的状态向中高速实现阶段性转变的过程。从直观的中高速这个关键词再往下下行的到来要趋稳,要探底,这个之后应该是实质性的追求结构优化,通过结构调整优化以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人民群众得实惠,使经济可持续发展,使整个我们这样经济社会按升级版去对接一个尽可能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平台;再往前是对接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样的实质性的追求作为第二个关键词结构优化,由于内含的追求,我们要升级换代,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当然,这样的追求是人本主义的,使人民群众的美好向往通过这个实现来落实到我们的发展过程中。中高速的去趋稳,常态化以及实质性增长的提升依靠什么?第三个关键词是统领全局的:创新驱动。我们主动发挥能动性可为的因素,就是要牢牢地抓住十八大“五位一体”,全面改革,总体布局,贯彻从三中全会的60条的改革部署,到四中全会提出的非常明确的全面推进法制化的大政方针。在全面改革时代的顶层规划之下,我们要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现所有的社会主体,政府和非政府方方面面,特别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现代化)。按照多元主体包容性发展,充分互动,释放潜力活力的现代国家治理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来实现从2020年全面小康这个重要节点对接到2050年伟大民族复兴。这样理解新常态三个关键词合在一起,领会一下不久前——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新常态展开的另外一些非常重要的表述,它在三个关键词(上)进一步细分我们要把握的一些实际的客观的演变的特征,以及引出我们应该掌握的打造升级版(的)要领。

  第一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现在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消费方面可以看得很清楚,模仿型的结束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逐渐成为主流。

  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特征非常值得我们把握,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新的时期(新的变化),我们摆正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之后,中国的消费排浪式的特征不断呈现出来,老三件到新三件是八十年代初期人民最看重的东西,经过了排浪式替代,此后又到私家车和出国旅游等排浪式消费的特点。比如说我们注意到中国一旦注重出国旅游,组团就带有排浪式的消费。目前中央的判断很清楚,排浪式消费结束了,比如现在看到的出国旅游被推崇的主要是有弹性的个性化的设计——小团组,一个家庭或者一些比较亲密的朋友圈子以不大的规模形成各种各样的安排,不像过去一样,有一个简单模式,一个信息出去,多少人踊跃参加。当然作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一线必须适应消费,必须适应这个特征。我们作为研究者看来,稍微想想很多事情还记忆犹新:八十年代初期我还在读书学习,那个时候就知道,北京市城市风貌中曾经有排浪式时尚,比如一段时间某种服装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我记得曾经有红裙子,说流行就流行。而现在大家更认同的,比如说时装这种事情上一定努力避免撞衫。生活发展到新的阶段越来越表现出的现状是消费者要求的就是与众不同的个性,这已经成为了主流。表现在各种各样的一般消费品,耐用消费品,这些最新常态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打造中国经济社会的升级版,从本原的角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啊!

  第二个,中央勾画的特征和这个新的消费阶段的支撑条件有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们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也大量涌现,需求在消费那一端表现的结构又变化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金融危机冲击后我们的反思是这里有很多供给方面创新的推动引领。比如手机,有苹果这样新的产品带来新的用户体验之后,整个市场情况大不一样;跟不上这种形势的,比如诺基亚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供给方面需要得到基础设施的支撑,比如人人都有的手机,后面需要什么?是整个通讯设施和网络有效的连接。我们的基础设施从这儿看,它的首要价值是支撑经济活动。跟城镇化伴随的基础设施在不可避免地升级;我们还要追求城乡一体化,必须更多注重在城镇区域发展的同时,怎样推进新农村建设。就从中心区来看,比如北京,航空港在前面一二十年有几轮扩建改造。首都机场T1—T3,仍然满足不了需要,现在说要修建第二机场了。

  从北京公交体系来看更是非常明显。开始试图在地表有二环,三环,一直建到六环,还有规划中的七环,但是实践证明并没有能够顺应着社会需要解决好公交体系运行这一问题,首都变成“首堵”。(最后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不得人心的限制——限购,限行,限入。真正的出路在哪儿?必须像世界其他的(城市),类似纽约等中心城市一样,尽快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在北京怎么解决公交体系动不动半瘫痪这是唯一的出路。这样的升级换代在中国其他很多中心城市大同小异——国际经验,几十万人口的现代城市都必须形成轨道交通网。中国这个事情要做好的话,还得几十年。在这个方面,当然要对应着人民群众是越来越推崇多样化的个性消费的需求,而整个消费的有效运转必须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当然还有其他带有软实力、软环境的供给的配套,比如文化娱乐。所有这些事情我们要总结经验。比如北京的地铁非常遗憾:起了大早赶个晚集。未来往前看,我们必须抓住新常态的认识和历史机遇,把我们的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尤其)在机制创新方面,(需要既)借鉴国际经验,(又)总结本土经验,更多地具有让市场起作用,(让)政府更好地发挥规划(职能),(以及)政策引导和适当的政策支持的作用,来实现所谓聪明投资。因为天文数字的投资,政府(若)想依靠过去的思维惯性——自己为主去建设(已经)力不从心,必须是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主)。现在我们把PPP原来译为公司合作伙伴机制,这种国际上已经非常受推崇的新机制,意译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这就带有聪明投资的特征,这个聪慧高明的特点就是充分实现从项目到连片开发,多元主体包容性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绩效提升,可持续性提升,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公共、工程、公共服务的水平。这些都是我们在打造升级版里我认为企业界的朋友特别要加以关注(的事情),(并且希望企业界)积极加入到这样的机遇和潮流(中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这两个新常态的特征后面还引出了一系列特征,比如低成本优势发生了转化,必须把高成本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同步处理好。必须认识到新兴产业(的作用),服务业的作用(将)更为凸显;生产小型化、专业化将成为专业组织的新特征。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经济增长将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这些我认为符合爱心论坛的主题——要在中国的古老文明里面提炼我们的正能量,在绿梦母育工程这个概念之下(成长发展)。我理解,实际上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适应新常态,适应长期可持续发展,来提高中国整个国民素质,提高我们人力资本培育的水平,而且要形成它的可持续性。

  中央经济工作还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线必须推进绿色循环发展新方式,等等。这些,总共九个方面的新常态的展开的特征的描述,我认为从升级版要领的把握,就是第一条,我们的阶段转变了,这个阶段转变里边适应着人本主义立场的观察,你就必须客观地认识到新的阶段上社会公众、人民群众,它要满足自己消费,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它的这个特征已经多样化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怎样通过供给管理,在这里解放生产力,调动活力,支撑我们升级换代的发展过程。谢谢大家。

  (根据大会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更多专题
翱击长空的雄鹰

青岛开源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按市场化运作的公益性企业,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有效试点 分类推进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电力“主辅分离”、“主多分离”改革已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一项非常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