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已获得ISO9000认证,想进一步提高品质管理水平的企业,MQM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
现代品质管理体系-MQM
用优良的品质,塑造企业品牌;用优良的品质,奠定企业的明天,这一点在现代企业里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国际ISO9000品质体系诞生后,在中国推行时得到了异乎寻常地追捧。现在获得ISO9000认证的企业数以万计,但这些企业的品质达到了一流吗?
在许多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者眼里,建立ISO9000的品质体系,仅仅是有了最低要求的品质管理体系,有了对话与交流的基础,并不代表有了一流的品质管理。
日本生产的产品质量之优异是举世公认的,这与他们有一套非常适合制造业的现代品质管理体系MQM(Modern Quality Management)是密不可分的。MQM是由日本优秀企业多年来经验积累的品质管理制度与具体操作手法而总结出来的,对已获得ISO9000认证想进一步提高品质管理水平的企业提供了十分有效的途径。
MQM品质体系专注于生产型企业,体现戴明管理体系中的“三全性”——全员、全面、全过程,十分强调细节管理,让产品的生产管理流程每一环节、每一工位都能得到品质保证;同时,要求品质方针与目标必须建立一套落实的制度,要求建立品质成本的统计、管理与改善制度,通过改善制度,会使得各部门不断地追求品质改善,以极低的品质成本实现高品质的目标。
MQM与ISO9000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两个体系建立的出发点不同。ISO9000品质体系是以契约为出发点,明确企业及各部门责任与权限,建立国际认可的品质体系 ,提供可以作为证据的文书(记录)。通过第三方中立机构评价,为顾客建立品质保证体系,从而降低需方为评价品质体系的付出。
由于ISO9000品质体系以契约为出发点,从顾客角度建立品质体系,只要对顾客有了品质保证,并且可以提供文书的证据就可以了。至于品质方针与目标是否能落实,是否以尽量低的品质成本实现高品质,并没有具体的要求。虽然在ISO的实施纲要中,有涉及品质成本的概念,但是在具体内容上并没有要求。MQM品质体系由于从经营角度出发,所以对品质方针与目标是否能落实,如何落实以及对品质成本的统计管理与改善有一套具体的办法与制度,会使各部门不断地通过改善,以极低的品质成本实现高品质的目标
两者的内容与适用范围的区别
ISO9000品质体系适用范围是任何组织,它包含生产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政府机关及社会团体等。
MQM品质体系是以PDCA戴明管理循环方式,由3大系统即全体系统、工序保证系统、检查系统的28个项目组成,适用范围为生产型企业。
在逻辑学中有这样的定理:适用范围越广泛(外延越大),其内容就越少(内涵越小)。由于ISO9000品质体系追求适用范围是任何组织(2000版就是这种追求的结果),所以在建立品质管理系统时,虽然做到了全面、全过程,但对每个过程的要求不得不简单了再简单、原则了再原则。
MQM体系用于生产型企业,十分强调细节管理,让产品的生产管理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工艺、每一个工位都能得到品质保证,同时,不断追求降低品质成本。正是由于它专门针对生产型企业,所以切合生产企业的实际及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ISO9000与MQM的联系
ISO9000与MQM都是以PDCA戴明管理循环方式来建立品质体系,两者没有冲突,是互补关系。ISO9000品质体系可以看成是MQM品质体系的基础。ISO9000形成了品质管理体系的框架,但由于适用范围过于广泛,导致内容与要求不够具体,而在推行MQM品质体系过程中,不断从细节上改善和充实ISO9000构筑的品质管理体系,在提高过程中不断完善ISO9000标准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员工学会不断地降低不良、降低品质成本的改善手法,构筑品质改善的氛围。通过ISO9000认证的生产型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品质管理基础,再推行MQM品质体系尤其合适。
MQM事例
我们通过两个具体事例来看看MQM是如何注重细节及卓有成效的。
事例1:MQM的“细节魅力”
对于新产品准备工作,在ISO9000里要求进行设计评审,但在MQM里不仅仅要求设计评审,而且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及参加部门,同时要明确所有参加部门必须在新产品准备过程中完成的事项、完成的指标。并且为了确保新产品开发顺利进行,必须进行工作品质预测及完成度评价。例如,就作业指导书一项的评价基准的部分见表1。
事例2:MQM的特色之一“工序管理水准”
MQM的特色之一是提出了“工序管理水准”这个概念。在MQM中对于组装型的生产、对生产过程的品质保证水平的评价是通过每个工序的管理水准来进行的。MQM从管理的角度将工序管理分为4级水准
水准D:无检查项目
对此作业的正确与否在本工位或后面的工位不进行任何直接的检查。
水准C:检验出不良
对此作业在本工位或后面的工位进行直接的检查。
水准B:不流出不良
可能产生不良,但有方法防止不良的流出。
水准A:不产生不良
有措施保证不会有不良发生。
出了问题,只是一味地增加检查项目、增加检查人员是不可取的:既增加检查费用,又难以百分之百地杜绝不良品的流出。国内许多企业有大量的检查人员,但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口碑并不是很好。正确的做法是,在经济的条件下,采取愚巧化排除无意识差错等有效手段提高工序管理水准(低 D→C→B→A 高)。随着工序管理水准的提高,工序的品质保证能力也相应提高,从而提升了整个生产线(工段)的品质保证能力。
这里是塞上煤城,是宁夏最北端的城市——石嘴山。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力特化工)就悄然崛...
在中国的港口运输界,有一位被称为是“常胜将军”的人物,那就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