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文·罗林斯Kevin Rollins可谓是PC业界中最有影响力而又最不为人所知的人物之一。2004年7月,罗林斯出任戴尔首席执行官一职。近年,猎头公司仍表示,1999年曾拒绝面试惠普公司最高职务的罗林斯仍然值得惠普董事会不惜一切代价挖来。
近年,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戴尔的一位销售人员在给客户的电子邮件中,以“避免支持中国政府”为由,试图劝说IBM的原客户采购戴尔的产品。消息传出后,随即在业内引发轩然大波。那么如今是谁引领着这支制造波澜的队伍呢?
凯文·罗林斯Kevin Rollins 可谓是PC业界中最有影响力而又最不为人所知的人物之一。他最早是咨询界的精英,曾任全球第四大管理咨询公司贝恩(Bain&Co.)的副总裁兼合伙人。他擅长制订企业战略和高科技、消费类产品公司的管理方针。2004年7月,罗林斯出任戴尔首席执行官一职。目前,猎头公司仍表示,1999年曾拒绝面试惠普公司最高职务的罗林斯仍然值得惠普董事会不惜一切代价挖来。
结缘戴尔
在很多人眼里,罗林斯不是等闲寻常之辈,他身上集合了善于分析、头脑理智、勇于创新和崇尚精神世界的性格特点。
罗林斯的父亲出身贫寒,曾是大学里的摔跤选手,后来成为了工程学教授和企业家,罗林斯从父亲身上继承了不知疲倦的工作作风。
在进入大学学习商业之前,罗林斯主修的是古典小提琴,至今他还时常引用托马斯·杰斐逊等人的名言。作为虔诚的摩门教教徒,他有很强烈的伦理道德观,1993年,罗林斯是贝恩管理咨询公司一名咨询顾问,偶然的机会,他帮助戴尔公司策划了第一个长期发展计划,之后又帮助戴尔从一系列的经营失误中走出。他以自己敏锐的眼光为戴尔完善了策划系统和控制措施。
1996年,戴尔从贝恩管理咨询公司挖走了罗林斯,给了他战略副总裁的头衔,负责北美地区的销售业务。
在随后几年IT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罗林斯凭借自己的精明干练开始跻身戴尔公司顾问高层。2000年,当个人计算机销量开始大幅下滑时,他督促公司严格执行各项既定政策,削减成本,并且与竞争对手展开全面的价格战,最终将对手彻底击垮。
2001年,罗林斯升任戴尔公司总裁。2002年4月,他提出一项看似遥不可及的宏伟计划,即在未来5年内,把公司的营业收入翻一番,使其达到600亿美元。罗林斯说:“戴尔公司尚未看到事业的顶峰。”这正是公司制订这样一个目标的理由和动力,也与戴尔“永远是一个挑战者”的理念契合。很快,罗林斯让大家看到了这个目标的可行性。
在罗林斯的领导下,戴尔公司取得了骄人的增长业绩,它超过了竞争对手惠普公司成为了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并且保持了持续盈利的记录。
权力可以共享关键在于互补
在公司内部看来,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功,罗林斯的功绩仅次于创始人戴尔,而两人的默契配合又源于对权力的共享和能够互补的作风。
戴尔始终坚信一点:如果仅让更具企业家个性的自己单独行事,亦或让处事严格的罗林斯独自决策,他们都可能犯错误,但协同工作能够有效地避免此类错误。
罗林斯曾问戴尔,“在未来的决策中我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戴尔的回答是,“全方位的合伙人”。
两人不是按照各自的头衔来管理公司的。他们关心的是有什么事情该做,两人中谁有空去做。他们共享一间办公室。他们有着不同的工作领域,但是他们会共同承担责任,而且在处理业务上不分彼此,他们为公司共同的战略目标而服务。罗林斯说:“我并不在乎多做些工作。戴尔是家大公司,增长很迅速,因此需要我们两个人一起干。”
重塑企业文化
罗林斯痴迷于历史,这也促使他试图重塑戴尔公司的企业文化。他认为戴尔公司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公司政策的企业作风是它的知名之处,但要想长久发展必须学会重视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严谨这一个方面。
罗林斯表示,戴尔模式是神奇的,然而创造这一切的是人。为此他为员工策划了一本名为《戴尔魂》的小册子,为颇受非议的戴尔企业文化挽回了一些面子。
尽管公司的主导产品杭州牌平面是浙江省名牌产品,但宏观调控或迟或早、或轻或重总会对公司的产品市场发生影...
随着北部湾成为新的发展一极,广西迎来了振兴和腾飞的新机遇。如何开发北部湾,如何建设新广西,成为广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