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可持续发展不能逾越的“三重门”

企业报道  2014-11-05 10:33:01 阅读:
核心提示:近几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商业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三重底线”的概念在过去数年中也已经越来越流行于管理、咨询、投资和非政府组织报告等领域中。

  “三重底线”意味着将传统公司报告框架扩展,不仅考虑财务结果而且还有环境和社会业绩,这些正是可持续发展力的核心内容。

  近几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商业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三重底线”的概念在过去数年中也已经越来越流行于管理、咨询、投资和非政府组织报告等领域中。

  什么是“三重底线”

  “三重底线”这个术语事实上是由Elkington在1995年创造的,这是基于他的如下假定:企业对更广泛的社区负有责任,而不仅仅对他们的股东。进一步地,他形成这样一个思想:企业需要通过使用一系列可衡量的业绩指标来衡量和展示其“可持续性”,由此产生了“三重底线”。

  何谓“三重底线”?它代表社会、经济和环境这三条线。社会依赖经济——经济依赖全球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代表着最终的底线。

  一般来说,术语“底线”指的是在投资或者我们可以称为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上的回报。三重底线概念则认识到存在其他两个形式的资本贡献,它们也应该收到一个“投资回报”,即使并不出现在传统会计陈述中。其他的两个形式即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从一个公司的角度看,可持续性来自对所有这三个资本来源产生一个积极的和平衡的回报。三重底线由此可以定义为“沿着资金、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来评价和衡量对资本投资的回报”,这一范式表明的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的理念,阐述一个公司如何在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这三个领域达到平衡。这“三重底线”意味着将传统公司报告框架扩展,不仅考虑财务结果还有环境和社会业绩,这些正是可持续发展力的核心内容。“三重底线”范式背后的思想指出,一个企业的最后成功或兴旺不能或不应该仅仅由传统的财务底线衡量,还要由它的社会、道德和环境业绩衡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压力、周期和冲突等因素,这三重底线常常是不稳定的,处于持续的变动之中。

  “三重底线”与公司业绩

  当前,社区越来越坚持企业应该获得一个“运行的社会许可证”,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管理层考虑更大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关注对投资者的财务回报。例如,关注矿业活动引起的水污染,关注在“原始森林”中的伐木,关注企业政策对本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关注银行关闭分支机构,因此影响小城镇和市区的生存等。换句话说,财务成功本身不仅仅依赖经济可持续性还依赖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这进一步推动了“三重底线”概念的推广和应用。

  如今,不仅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在他们的新闻发布、年度报告和其他文件中使用三重底线这个术语,许多小企业也这样实践着。多数大的国际会计公司也正在赞许地使用这个概念,提供服务帮助想要衡量、报告或审计它们另外两个“底线”的企业。但实行三重底线管理的企业是否比那些没有实行的企业在财务方面的成绩做得更好呢?在1999年9月,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Group Index,后面简称为DJGSI)第一次公布,将可持续性的概念引入并作为企业的一个业绩指标来衡量其可持续发展能力。DJGSI全球的评估范围包括道琼斯全球市场资本指数中最大的2500家公司,这些公司中仅有前10%被DJGSI选用。这些指标包括:人权(包括歧视与使用童工)、生态问题、伦理问题(如腐败、卡特尔案例)等。瑞士金融研究机构SAM集团对DJGSI指数的研究表明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比他们的“不可持续”竞争对手拥有更好的财务业绩,能给予其股东更高的回报。

  “三重底线”成功的原因

  三重底线活动的成功依赖于三重底线意识企业将三重底线理念转化为提高利润的能力。除非三重底线实践导致提高利润——或者通过成本最小化,提高消费者满意和市场份额或改善生产过程——否则,如果企业的竞争对手单独集中在经济标准上,预期组织处于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生存,就太天真了。投资者是否会支持三重底线意识企业?是否愿意支付给这些企业一个股票溢价?这其中关键的因素取决于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

  三重底线意识迫使对一个组织的社会和环境影响进行定期评价,使公司董事会受到日益增加的压力保证积极的社会和环境结果,而不仅仅是更多的传统财务结果,这为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和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动力。从投资者角度,良好的公司治理——一个拥有与董事会没有管理关系的外部董事主体,对公司董事进行正式评价,对来自投资者关于治理问题的信息要求做出反应——能够使投资者更加信任企业,因而他们更乐意为这样的企业支付一个股票溢价。由此来看,三重底线使企业获得利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三重底线意识是避免和最小化对环境和社区危害及组织本身潜在风险的一个方式。可见,三重底线意识促进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良好的公司治理减少企业的将来风险,吸引投资者的热情而乐意支付一个股票溢价,最终提高企业利润。

  “三重底线”在中国面临的问题

  正如上面所阐述的,“三重底线”将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源泉。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容易达到有效的平衡,与西方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的企业更多仍是将追求经济利润放在第一位而且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上的意识也滞后于西方国家,既缺乏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制度环境,也缺乏督促企业观念成熟的股东、顾客、供应商等国内利益相关者,多数企业管理高层并没有遭受到任何有影响力的威胁,考虑的仍然是企业在下个季度的利润是多少,只有当他们的商业活动严重影响环境和社会,可能受到法律制裁时,才稍稍引起一点环境关注和社会考虑,当一个企业处于相对封闭的国内市场,这似乎不会造成太大的竞争劣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将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条约,中国的企业也被放置在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上参与竞争,面临的利益相关者扩展到国际范围,企业所处的整个情形继而发生很大变化。一方面,出口企业的产品遭到发达国家绿色环保意识日趋强烈的国际消费者的批评而被排挤出国际市场,失去竞争力;另一方面,跨国采购商要求中国企业或产品获取IS09000质量认证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及环境标志、安全标志等相关认证,对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环保、安全和卫生提出更高要求。另外,中国政府为了承兑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承诺,出台了许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制约企业对环境破坏及造成社会危害的行为,企业面临更加严格的制度环境。

  所以,处于一个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商业环境中,中国企业,尤其是想要走出国门的企业,要摆脱可能进一步发展的竞争劣势,必须脱胎换骨,更新其发展理念,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业绩,使它们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块基石。而此时若不推行“三重底线”管理,更待何时?

更多专题
陕鼓奋力推进大型装备国产化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气势恢宏、动态劲力,敢于破旧创新,勇于打开束缚...

惠信科技:碍在薪酬之难

为迅速取得所需的人力,该公司以较高的起薪来聘用新人。考虑到原有人员的薪资水准可能会因为起薪的调高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