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碎片狂人”的餐饮人生

企业报道  2014-11-05 10:30:44 阅读:
核心提示:商人,古玩收藏家,博物馆馆长,吉尼斯纪录创造者,动物保护卫士,慈善家,演员……诸多的光环、炫目的头衔,似乎都集中在了粤唯鲜集团总裁张连志的身上。

  商人,古玩收藏家,博物馆馆长,吉尼斯纪录创造者,动物保护卫士,慈善家,演员……诸多的光环、炫目的头衔,似乎都集中在了粤唯鲜集团总裁张连志的身上。

  他的3家餐厅———饮食博物馆,共收藏文物两万余件,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收录为吉尼斯收藏文物最多的酒家。

  把文化作为“主菜系”,他让人们享受与文物零距离接触的快乐,让文物拥有第二次生命。

  这3家饮食博物馆,共收藏文物两万余件,营业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2002年2月,他们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收录为吉尼斯收藏文物最多的酒家。2003年3月,这3家餐厅被命名为博物馆。

  当人们慕名而至,坐在清代的木椅上,触摸着身旁一座座亘古的石像,仰望着清代“皇恩浩荡”的匾额,聆听着乾隆年间的古刹钟声时,仿佛置身于时间的隧道里,为中国先古的文明和辉煌而喝彩。张连志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独具特色严格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诚信为本的理念,使粤唯鲜集团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强者如林的天津餐饮业中占有一席不败之地。2000年和2001年,粤唯鲜集团连续获得天津市和平区“功臣企业”称号。

  如今,华蕴博物馆、隽祯博物馆、古雅博物馆3家饮食博物馆的每日客流量已达3000多人次,许多知名企业如摩托罗拉、诺基亚、康师傅、百事可乐、立邦漆、雀巢、中国电信、移动通讯等等都成了粤唯鲜的常客。同时,它那厚重的文化和迷人的魅力,也深深吸引着众多的国际友人、影视明星前来参访,在这些客人中,有霍利·菲尔德、史特劳斯、刘德华、王力宏、刘欢,还有亚欧财长及夫人。

  与此同时,粤唯鲜集团对其文化的独特品位和解读,也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多方关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巴西以及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都先后作了专题报道。面对媒体采访,张连志道出了心中新的梦想:“有条件的话,我还想把店开到国外去,让更多的人在用餐的同时领略我们中国的文化。”

  日前,该集团已拥有娱乐苑、投资发展、燃气工程、影视广告、艺术品、生物科技、拍卖行、典当等八大子公司。

  为了一份情感的寄托

  张连志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商埠天津。

  祖上是个文化世家,十分富足,自古就有收藏文物的家传。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对古玩的收藏十分醉心痴迷,母亲的陪嫁品也有好些是古董,当时家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画、古瓷器和精美的红木家具。

  张连志记得小时候,天才亮,爷爷便叫醒所有人,佣人马上要擦拭铜器用品。“我们住在从前意大利租界里的马可波罗广场,我最喜欢去骑铜马,妈妈总叮咛我别弄脏衣服,长大后才知道小时穿的是白绒衬衣、金扣子。”这些镀金的童年往事张连志很喜欢讲。

  他也温情地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偷偷变卖家中古董和手饰带他去红叶餐厅点几道菜给他吃。

  “爸爸为什么不吃?”他问。

  “我不爱吃。”爸爸这样答。

  别人家里收藏的瓶瓶罐罐都给红卫兵整箱整箱地摔破,他偷偷把碎片带回来给母亲看,母亲呆了:“儿子,这都是珍宝啊!”

  于是,张连志开始收集这些碎片。

  父亲不在了,他却长大了。

  1981年的中国刚改革开放,张连志拿着母亲给的娶媳妇的800块钱去广州做生意。张连志为自己定下的“退休目标”是1万块钱。

  广州带的衣服回天津卖就亏了。他哥儿们太多,一人一件都送掉了。

  第二次去江苏买布,一回到天津便给抢购一空。“布剪多一点点儿,顾客便全涌过来,4分钟就卖出400米布,生意愈做来愈大”。

  “我一有钱,马上从上海拉回一套清代木家具送给母亲,母亲开心地笑容让我铭记。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都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满世界地寻宝,坚持20多年来。每当捧回一件珍贵的藏品时,都有一种与失散多年的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他说。

  “独一无二”的餐饮文化

  渐渐地,收藏成了一个自我的归属,它似乎源于血脉,带着一种情结、一分痴狂。面对着这些历史的“碎片”,张连志仿佛看到了古战场上的烽火、听到了罗马驿道上的厮杀、嗅出了历史和岁月留下的炊烟。

  其后多年,他在怀古幽情的同时举家移民到加拿大。多少公子哥儿玩古董倾家荡产,愈玩愈穷,张连志却懂得愈玩愈富。

  1991年夏天,对张连志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季节。

  他在频繁的广东之行后,毅然决然地放下了所有的生意,在自家一间26平方米的住房开起了天津第一家以经营活海鲜和粤菜为主的餐馆,取名“粤唯鲜”。这个只有6张餐桌、带点小资情调的餐馆颇有几分典雅和温馨,其中几件香红色的木家具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张连志母亲当年的陪嫁品———带着岁月的沧桑和裂痕。当时仅仅摆得下6张桌子,可是生意很好。那时手提电话“大哥大”是身份的象征,粤唯鲜有一张桌子专放客人的“大哥大”,电话声一响,人人都看是谁上前拿电话。

  9个月后,张连志再下一赌,用自己全部的积蓄在天津河北路283号———旧时英租界的古老疙瘩楼再辟新店,生意异常火爆。餐厅门口,摆放一架铁皮坦克车,餐桌一样大,每个小节手工都极其精细,那是张连志满月时收到祖母送的礼物,并且在动荡的50年后还留得住。

  “世界上做任何生意都是这样,有赚就会有赔,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永远保值的。”与友人冯骥才的一席交谈,让张连志受到了莫大的启发和鼓舞,也因此,确立了他的企业文化和今后的发展路向,那就是在“饮食”中加入“文化”这个佐料,让中西合璧、古今联姻。至此,闻名遐迩的、世界上惟一“能吃的博物馆”在津门诞生了。

更多专题
陕鼓奋力推进大型装备国产化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气势恢宏、动态劲力,敢于破旧创新,勇于打开束缚...

惠信科技:碍在薪酬之难

为迅速取得所需的人力,该公司以较高的起薪来聘用新人。考虑到原有人员的薪资水准可能会因为起薪的调高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