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喜欢改造一个企业,而不是维持企业。他说:“在一个经营得不错的公司,我对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没有把握”
美国第三大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公司2005年9月14日根据美国《破产法》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在过去19个半月中,该公司通过削减员工、降低成本和更加重视国际业务等调整措施,经营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今年第一季度,达美航空公司仅亏损1.3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1亿美元。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伴随着达美航空的安全着陆,公司老板杰拉尔德·格林斯坦的职业生涯也将结束。一旦新的董事会选出了一个继任者,他将退休。
在接手达美航空公司CEO工作之前,另一家公司要求格林斯坦去担任首席执行官。当时71岁的格林斯坦明确表示:“我决不会再去管理一家公司。”
然而,他不久就被提议担任达美航空公司的CEO。复苏达美航空公司的挑战,促使他改变了主意。这是人们意想不到的“最后演出”。
从1987年以来,格林斯坦成为达美航空公司董事会的一名董事。突然接手CEO的工作,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容易的,但对格林斯坦可说轻车熟路。他在西方航空公司和伯灵顿北方铁路公司都有过类似的升迁。他先是在国会工作,然后在家乡西雅图的一家法律事务所工作。每一次,他不一定达到公司的最高位置,但当机会出现时,他是做好了准备的。在西方航空公司,一篇关于这家航空公司未来的论文帮助他获得了CEO的位置。他说:“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以身作则推进公司重组
格林斯坦与达美航空公司有很深的渊源。当达美航空公司与西方航空公司合并时,他便加入了达美航空公司的董事会。他了解这家公司,最重要的是了解人员状况,特别是来自西方航空公司人员的状况。这使他在调配和使用人才方面得心应手。
在西方航空公司和伯灵顿北方铁路公司,格林斯坦都是在公司重组期间担任CEO。他喜欢改造一个企业,而不是维持企业。他说:“在一个经营得不错的公司,我对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没有把握。”
达美航空公司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像美国其他的航空公司一样,达美航空公司也受到“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达美航空公司开支猛增,并且人员工资很高。虽然有一些节约成本的措施,实际情况是管理人员仍给自己开很高的退休金和奖金,破坏了与飞行员工资谈判规则。
达美航空重振的关键是赢得的员工的支持。格林斯坦与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员工会谈,他说:“我们有非常棘手的问题要解决,公司患上了‘心脏病’。”同时,他大刀阔斧地削减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
当达美航空公司脱离《破产法》第11章保护的时候,格林斯坦将奖励分散发放,非工会雇员将分享4.8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采用了红利分享(profit-sharing)方案;管理人员的报酬要与未来的业绩挂钩。
格林斯坦放弃了从达美航空公司脱离破产保护获得任何开支,他坚决不从牺牲员工的利益中获得好处。格林斯坦说,老板的工资涉及制度问题。他说:“我们处在领导位置,我们应当树立好的榜样。”
功成身退乐在其中
格林斯坦认为,应当保持管理团队的稳定,他认定要从公司内部选拔。但他并不透露看中的继任者是谁。达美航空公司的年度开支削减了30亿美元。现在脱离破产保护的达美航空公司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它已经精简了机群,调整了它的国内运输中心的能力,建立了一个扩大了的国际航线网。
2006年,达美航空公司6年来首次赢利,但谁也不能保证它未来的成功。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果达美航空公司准备对付格林斯坦所说的下一次“不可避免的衰退”,它就必须抵挡高枕无忧的诱惑。
格林斯坦退休之后,将回到西雅图,逗弄孙子、捕捕鱼来打发时间。他再也不会出山重操旧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