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李春波有好些年了。
仔细想想,时间居然是跨世纪的。那时我在总社负责一个人物的专版,李春波是我写的众多企业家中惟一一个浙江企业家,因为是“家乡人”,所以除了联想的柳传志等著名企业家,至今仍记忆清晰的就是李春波了。
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写那篇文章时并没有真正接触李春波本人,多是一些事实性的素材和“别人眼中的李春波”。直到被派到浙江工作,我才真正认识李春波,才有了多次面对面采访的机会,才慢慢地透过企业家的光环感觉到本色的李春波。
不了解的人总以为企业家们都是有钱人,必定过着奢华的生活。其实我所了解的浙江企业家大多是很朴素的,李春波便是其中一个,而且似乎更为简单一些。
一件客户朋友送的5美元的T恤衫他照样穿得精精神神。惟一的爱好是钓鱼、跑步和游泳是不变的健身方式。据熟悉的朋友讲,李春波还时常带着家族里的人集体“快走”,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早些年我曾经很奇怪,作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春波并不在杭州总部办公,他的办公室一直在主体企业新昌制药厂那栋陈旧的办公大楼里,后来才知道,李春波不喜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即便是杭州这样的中等城市,李春波也是因为出差,来去匆匆,事情办完,一准回家,用他的话说,“还是回我们乡下住好。”其实李春波的家也是很简单的,一个普通的农居小院,院子里蔬菜散发出来的青草味和着家禽的欢唱,让人一下子仿佛置身于乡间田园。倘若你不经意间听到小院子里欢声笑语,那准是李春波呼朋唤友设的“家宴”……
李春波的宽容是每个接触他的人都能感受到的。无论是下属还是朋友,哪怕是犯了重大错误的人,李春波总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宽容是因为重感情,更是因为相互的尊重。也许只有了解这一点,你才不会惊讶于浙江医药“来去自由”的人才理念和颇有豪门之风的“养士政策”。李春波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受过厂里培养出去的科技人员对企业会有一种情结,这种情结会给他们留下终生不褪的心理烙印,他们会以各种方式报效企业。退一步,他们出去了,也同样会为国家作贡献,就算是我们为国家输送人才”……
也许因为简单,李春波骨子里有一种别样的“专注”。这个“专注”有两层意思,一是专业,二是执著。在每次的采访中,我经常会惊讶于学财务出身的李春波竟然对医药界的前沿知识和某些尖端领域了然于胸;而在市场躁动、机会和诱惑多多的年代,在“不做房地产、不炒股”的原则下,李春波带领的浙江医药心无旁骛,坚持“事难做、钱难赚”的医药产业。
当然,最让人肃然起敬的是李春波对科学的崇尚与追求。
在浙江医药,尊重科研人员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因为在医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李春波也身体力行,除了刻苦钻研医药知识外,还想方设法结交了一大批世界各地的专家和学者朋友,因为跟这些高端人才接触,可以了解到世界医药界前瞻性的信息。而每到节假日,除了客户之外,李春波走访最多的就是这些专家朋友。
一贯的专注和追求换来的是一个个创新成果:2001年,浙江医药研发的天然d-α-维生素E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物素获2003年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万古霉素产业化关键技术”获200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至2006年12月,浙江医药已累计申请专利98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已授权的有效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
科技创新成果换来的是市场的制高点、换来的是世界巨头对小小山城新昌的刮目相看:企业主导产品合成维生素E占全球产量25%;天然维生素E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商;生物素占全球产量70%以上;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占全国近20%;辅酶Q10占全球产量25%以上;吉他霉素占全国50%;盐酸万古霉素占全国100%、全球20%;替考拉宁占全国100%、全球30%;β-胡萝卜素及米格列醇为国内最大生产及出口企业……
当然,高端奖项和好看的数字并不是李春波所追求的,李春波的想法很简单,只有崇尚科学,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才能让员工过上富裕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医药行业作为事关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产业,李春波深知创新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不断增加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从而有益于整个人类。
这就是李春波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