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的企业自己找方法。西方的管理不那么好使的。因为实践比理论伟大
中国企业20多年来愿意学习西方管理经验,其实也不是企业家情愿赶时尚,而是主观和客观造成的氛围就是“西方肯定有经验够我们用”。海归理论家们更是到处宣讲这个“事实”,而真的事实是什么?往往历史就是跟人们开玩笑。想当年,1800元一张票的论坛上,TCL李东生当着无数企业家的面问GE前CEO韦尔奇一个具体的管理方法时,韦尔奇不也是耸耸肩吗?联想集团的少帅杨元庆饭都没吃,失望地离去。
任正非早就不那么完全指望西方的管理经验了。他记得几年前企业界流传的一个“笑话”:几年前,IBM公司CEO郭士纳访问中国并前往深圳视察IBM的生产基地时想自己出去转转,于是借了一辆富康车在北环大道上慢慢地开着。突然,一辆奔驰车从后面疾驶而来,驾驶位上坐着的是华为总裁任正非。在追上富康的一瞬间,任正非大声向郭士纳求助:“你开过奔驰吗?”郭士纳没理,一踩油门超了过去;一会儿任正非又赶了上来大喊:“你开过奔驰吗?”郭士纳还是没有理会,又超过去了;很快,富康又被“大奔”赶上了,任正非大叫:“你到底有没有开过奔驰?”几分钟后,郭士纳在路边看到撞在了防护栏上的“大奔”,任正非质问:“你知不知道我想问你什么问题———你知不知道奔驰的刹车在哪里?”
可笑吗?有专家说:“这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西方的管理理论如何才能在东方得到实践?我们中国企业就真的没有成功实践的案例?”
早在100多年前法国人法约尔提出“管理是一门具有独立规律的科学”时就总结出了14条“一般管理原则”,其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劳动分工、职权和职责、创新意识等原则,它也一直为管理学界极度的重视。
一个在华为公司做过调查的哈工大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笔者说:理论是伟大的,实践同样是伟大的。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4位的经济大国,我们已经有20多家企业进入了全球《财富》500强。已经实行市场经济将近30年的中国,又能够给全球的管理思想做出哪些贡献呢?由此,他提到了《华为的世界》。这本书写的是华为如何走向世界、最终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故事。任正非认同一个观点———中国企业面对着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外部的世界,它面临着强大的外部竞争对手的挤压,它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最后还必须走出中国,在世界级的竞争中击败所有的世界级对手;另一个世界就是内部的世界。为了应对外部世界的竞争,华为内部必须进行各种各样的改变,从完全本地化的管理到引进西方的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架构管理。“真的不能仅从制度上进行改变,更要从心底里进行改变。尽管要将人心改变,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呀!”任正非认为。
事实上,华为做到了。海外一个咨询公司的员工对笔者介绍说:“你现在要是见到华为的员工,再谈什么研发管理、流程管理之类的话题很可能就没有意义了。要是3年前,IPD推进小组在华为还不受欢迎,甚至会被市场、研发部门说成‘就会花钱和打高尔夫’。今天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
也就是说,华为不排斥必要的“西方管理理论”,也因此,2006年年底,清华经管学院搞的一次案例大赛中,选择了2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华为和盛大。据说,很多专家与任正非一样地欣喜若狂。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潞安环能)是由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为主发起设立的上市公司,公司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