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傅建伟的黄酒情缘

企业报道  2014-06-16 12:02:37 阅读:
核心提示:“三步走”品牌化战略:一是基本的形象建立:要打过长江,跨过黄河;二是绍兴黄酒就是古越龙山;三是真正做到国酒的品味,真正起到国酒的作用,做大市场蛋糕。

  傅建伟语录:

  ●“三步走”品牌化战略:一是基本的形象建立:要打过长江,跨过黄河;二是绍兴黄酒就是古越龙山;三是真正做到国酒的品味,真正起到国酒的作用,做大市场蛋糕。

  ●心怀感恩之情,不仅仅是要努力工作,还要时刻回报社会。

  ●感恩就要付诸行动,珍惜现在,关注未来。

  ●管理、经营、财务,管理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新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傅建伟实现了工程机械到化工轻纺,再到黄酒酿造的跨越,也实现了技术人才到管理人才的转型。在经营绍兴黄酒集团的过程中,傅建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长足的发展,一步步构筑了中国酒业的领军地位:“古越龙山”成为中国黄酒第一股,“古越龙山”率先打响黄酒央视第一炮,“古越龙山”亦成为黄酒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第一个中国名牌。也就是“古越龙山”等一批名牌黄酒企业的强势牵引,中国黄酒业实现了从1998年黄酒产量140万吨跃升到2006年的220万吨,迎来了黄酒发展的春天。

  打造酒业“第四势力”

  “既然投身‘绍兴黄酒’,我就很想把‘她’做大做强,能真正为她做点事,这我就满足了。”工程机械专业出身的傅建伟,在与黄酒打交道的过程中,时刻忧虑企业未来的发展。

  1998年,傅建伟辞去了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的职位,接手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那一年,集团年销售额不到5亿元,黄酒产量全国加起来只有140万吨,销售额不到18亿元。在黄酒惨淡经营的境况下,傅建伟就企业发展提出了“起步虽晚,起点要高”的战略,将企业定位在中国乃至世界名牌,为企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2000年,傅建伟加大技术创新,拿出了大量的费用进行黄酒的基础性研究,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进行“黄酒保健功能研究”、“黄酒体外抗氧化及其机理研究”及“黄酒功能因子”等多项研究,开创了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解释更新传统黄酒的先河。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他们相继完成了国家级“双加”项目4万千升黄酒工程、2万千升瓶酒灌装技术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初步形成了集约化规模经营优势。

  在高战略、高技术的支撑和辅佐下,绍兴黄酒集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主要产品“古越龙山”、“沈永和”、“女儿红”、“鉴湖”牌绍兴酒是中国首批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奖,其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其中“古越龙山”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黄酒行业惟一中国名牌产品和惟一国宴专用黄酒。

  “想别人之未想,做别人之未做。”傅建伟领导下的黄酒集团总是先人一步,抢占了市场的绝对先机:率先在行业内实行机械化生产,率先使用瓶装生产线;“古越龙山”率先推出了“年份酒”———三年陈、五年陈、方瓶五年陈等。

  在这些措施的支撑下,“古越龙山”成功的走向了全国市场。目前,集团公司的销售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并设立了7家分公司,建立了经销商销售网络、商超网络、餐饮网络,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远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并进驻国际卡慕3000多家免税店的“中华国酒”专区。以“古越龙山”为首的黄酒品牌的崛起,在酒业市场上刮起了一股飓风,业内人士开始将其列为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之外的势头强劲的“第四势力”。

  打响中国黄酒第一品牌

  “名牌是一个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标志。”傅建伟深知品牌建设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他说,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创新铸就品牌,品牌才能促进企业的跨越。

  回顾历史,傅建伟立足现状,仔细分析黄酒业回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黄酒竞争者和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他大胆决策,聘请知名广告策划人李光斗作为品牌顾问,聘请成熟而睿智、有“银幕硬汉”之称的陈宝国做“古越龙山”品牌形象代言人,通过这些举措来提升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了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傅建伟借助大媒体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4年首次在央视黄金段投入6000万元做广告,打响了黄酒央视第一炮,震撼了整个中国酒业。2006年继续与央视进行三年战略合作协议,第三次以8000万元广告标的问鼎央视。持续三年的央视投放,为中国黄酒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古越龙山”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幅提高,销售额连年大幅增长,同时也带动了整个黄酒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同时,集团公司还通过《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大力宣传共和国三代伟人的“古越龙山”情结。组织中国黄酒文化高层论坛,赞助“2005秋季糖酒企业营销论坛”等活动,不失时机地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此外,傅建伟还联手白酒中的茅台、啤酒中的青岛、葡萄酒中的张裕,打响四大酒种的四大品牌。这一举措在品质和品牌上还原黄酒的价值,扩大了影响力。

  在一系列品牌战略的实施下,“古越龙山”在各种高端市场和高端消费者的心目中塑造了国粹黄酒的形象,并连续三届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行列,成为惟一一家进入中国500强的黄酒酿造品牌,入选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

  “酒文化”到“文化酒”的跨越

  在采访中,听傅建伟说“古越龙山”绍兴酒,深奥而精辟。他说,“文化,是绍兴黄酒的灵魂。”傅建伟认为,要想振兴绍兴黄酒,就必须打文化牌,实现从酒文化到文化酒的转变。

  “技术可以被无限复制,但是文化无法‘克隆’,”傅建伟说,“文化是好酒劣酒、真酒假酒最好的试金石。”在接手绍兴黄酒集团后,他就一直致力于酒文化的研究和实践:提议创办了企业报和企业刊物,并作为一个最勤奋的作者不断传播酒文化;从改革产品包装入手,努力增加绍兴酒的文化内涵;参与或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为绍兴酒的发展谋势、造势、借势,不断提升绍兴酒的文化底蕴。

  为了突破中年人的消费群体,傅建伟将战略眼光瞄准CCTV-5,培养年轻人这个潜在的消费群体,提升并扩大了黄酒的影响力。

  看起来更像一个知识分子的傅建伟,浑身上下渗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他在《中国酒》杂志上开辟个人专栏,写有关黄酒的词,身体力行,传播绍兴酒的文化,将酒文化发扬光大,升华黄酒的文化魅力和内涵。

  2006年10月“中国黄酒城”落成,将绍兴酒文化的内涵和旅游这个朝阳产业完美有机的结合,提升了黄酒的文化竞争力。

  在傅建伟的努力下,绍兴黄酒以及文化酒的概念正日益被新一代年轻人所接受,“用古老表现流行”,黄酒逐渐成为都市年轻人时尚的选择。而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古越龙山”品牌排行第354名,品牌价值12.45亿元。

  “文化,使绍兴黄酒代代相传;文化,让绍兴黄酒的魅力无限;文化,使绍兴黄酒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酒类之林并走向世界。”作为新一代黄酒人,傅建伟踌躇满志。

更多专题
超越的梦想人生

海纳百川才能兼收并蓄,吸收借鉴方可扬长补短。在实践中,南车四方股份充分认识到,与最强者比起来,自身的...

打造轿车业的民族品牌

民族轿车是我国汽车业发展的一个硬伤。在以前几十年,中国路上跑的轿车几乎都是国外汽车巨头的品牌。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