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把企业做成明星样耀眼

企业报道  2014-05-23 15:44:10 阅读:
核心提示:不但要成功地管理企业,还要通过树立个人的公众形象,为企业品牌增值,这样的企业家更有价值。

  不但要成功地管理企业,还要通过树立个人的公众形象,为企业品牌增值,这样的企业家更有价值。

  卡尔松,曾担任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SAS)的总经理,历时12年。在他任职前,SAS陷入了赤字的漩涡,包括满腹牢骚的消费者和意志低沉的员工;他任职后,对SAS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重新为公司定位,将之塑造成“商人航空”,从此公司及其员工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成功之路。

  Kunde & Co.公司创始人杰斯帕·昆德分析,SAS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企业领导者正确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卡尔松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非凡魅力。他通过媒体与组织进行沟通,因为当一种新的管理理论被媒体报道后,每一个人对其的信任都会随之增加;他也用相同的方式与组织外的人进行沟通,比如领取某评委会颁发给公司的奖项、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公司的新产品或者在超豪华的酒店里举行大型庆祝会。卡尔松在公司内外就像一个明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

  像卡尔松这样的企业领导者,通过站在台前来带动员工和宣传企业的事例,在国外不胜枚举。

  造成中外企业家行为方式差异的原因,我想,很重要的一点是文化差异。西方国家的人通常表现欲强、喜欢在公众面前亮相,即所谓的“低含蓄”,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则崇尚个性内敛,“张扬”这个词也是近几年的事。除此之外,中外企业家在个性变化上也存在差异。一提到比尔·盖茨,人们就会想到他总是带着一张被媒体称之为“孩童般的笑脸”, 乐此不疲地为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做广告;而一提到理查德·布朗森——Virgin的总裁,人们又会想到他那满脸的胡须、随便的休闲服以及非凡的举动(他曾乘热气球环游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及将自己的私人电话号码告知每一位员工)。

  其实,塑造企业家形象,可以通过认识人而认识产品,通过对人的好奇而激发对产品的好奇。谁也无法说清楚人们开始时是因为盖茨才购买微软的产品,还是因为微软的产品才认识了盖茨。但是,有许多消费者明确表示,出于对企业家的喜爱,他们会对产品产生兴趣。

  其次,将企业家推至前台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产品已逐渐趋同,市场上不乏用途和功能并无太大差别的产品,即使加上技术,雷同性也无法避免。所以,产品竞争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服务、关系、系统以及环境,等等手段。企业家们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参与市场竞争。

  最后,这种方式还可以维系内部系统的良好运作。企业家形象在对外部消费者感召的同时,也对内部员工起作用,甚至会产生更大的力量。

  事有两面。让企业家们站在台前与公众接触,从另一面看,也会产生不少困难。首先,对于企业家的要求提高了。他们不仅要有精力管好企业,还要赢得公众的心。这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且公众喜好无常,究竟怎样的形象会受他们欢迎是很难把握的。还有,企业家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包括时间、精力和私人空间。

  其次,如何使企业家形象与品牌形象保持一致,也是个难题。若没有好的结合角度是不行的,而若公众不认可这种一致性更是致命的。Body Shop公司的安尼塔·罗迪克多年以来反对动物试验,她的这种个人斗争足以使消费者相信她的公司生产的化妆品是非动物的,而Michael Eisner则由于鲜活的形象被认为是迪斯尼之外的迪斯尼。所以,究竟是企业家形象适应品牌形象,还是品牌形象根据企业家形象而定,必须权衡清楚。

  最后,树立的品牌形象可能因为领导者的更迭而遭破坏。因为领导者形象与品牌形象是一致的,所以原来领导者的退出会对品牌产生影响,而继任者的形象塑造更有待考验。

  现代领导理论中的领导魅力理论已经证明了具有领导魅力的领导与下属的高绩效和高满意度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而且得出领导者应具备优秀的品质以指导和鼓舞群体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的结论。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