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埃里森:怀疑“传统的智慧”

企业报道  2014-04-21 10:12:58 阅读:
核心提示:早在中国商朝开始,甲骨文就被用来占卜未来、记录文字、传递知识,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的理念与此不谋而合,因此诞生了一个名为“甲骨文”的公司。

  早在中国商朝开始,甲骨文就被用来占卜未来、记录文字、传递知识,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的理念与此不谋而合,因此诞生了一个名为“甲骨文”的公司。

  甲骨文公司总裁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是美国硅谷人人皆知的“坏孩子”。综观其腾达的轨迹,好斗显然是渗入他骨肉与灵魂中最具张力的元素。

  不向命运低头

  埃里森在32岁以前还一事无成,读了三个大学,没得到一个学位文凭,换了十几家公司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妻子最终离他而去。

  已过而立之年尚未立起来,在一般人来说恐怕只好以这种状态了此一生。

  但埃里森却没有认命,32岁时开始创业,当时只有1200美元。1977年6月,与同伴三人合伙出资成立了软件开发研究公司。最终使得这个公司连续12年销售额每年翻一番,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

  冒险、刺激、挑战

  冒险、刺激、挑战是埃里森生活的主旋律。他喜欢航海、赛艇、飙车,因冒险玩命多次住进医院。上大学踢球时弄断过鼻梁骨,在夏威夷冲浪时扭伤过颈骨,因骑车摔断过肘骨。

  他与世俗传统抗争。在他成为亿万富翁后打定主意要享受。凭什么他要听别人指指点点?为什么他要在乎别人的看法?他说:“那些举动都是徒劳的。我观察、我计划、我思考、我决策。”他曾经想花2000万美元购买一架俄罗斯米格战斗机,令美国海关手足无措。

  在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埃里森率领的甲骨文似乎总是担当着开山辟路的角色:最早实现了便于搜索的数据库技术的推广应用,最先提出了用Web浏览器来获取复杂企业信息的思路。

  最后的决战

  “我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他所有人都失败了,那时我才是真正的成功。”

  从1977年创办甲骨文公司开始,20多年来埃里森总是先设立一个假想敌,并公开宣称要消灭它,然后千方百计踏着“尸体”向上迈步。如今他就像一个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冲到最高擂台,面对最后一个敌手——微软的比尔·盖茨。现在埃里森最喜欢引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一句话:“这是一场最后的决战。”

  一位业内人士说:“在过去15到20年里,每次我和埃里森私下谈话时,他总是使用充满暴力的隐喻来谈论竞争对手。他会说,‘这一季度我们将在他们的喉咙上插入尖刀,’或是‘把他们的小命干掉。’他总是把竞争看作一场个人较量。”

  埃里森担任甲骨文总裁是临危受命,正值公司股票大跳水的惨淡岁月,股票价格从将近30美元一路下跌到了每股5.375美元的历史低点,公司濒临破产的边缘。股票崩盘之后,埃里森隐遁了三天。他下了重大的决心,积极向外寻求有能力把甲骨文带上正轨的专业人才,很快就扭转了过去只重销售、不重管理的风气。与此同时,埃里森还开始加强注重产品品质和客户服务,将以客户为中心作为公司的新的价值观。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甲骨文在埃里森的领导下开始走出困境,慢慢步入一个全新的成长历程。

  企业家精神决定企业特色。而埃里森一贯的好斗精神从正面证实了这一点。他争强好斗的作风已成为公司文化的一大特色。这种傲慢自大的文化与甲骨文公司的成功不无关系,甚至关系很大。他造就了软件企业,使之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充满激烈的竞争、无耻的夸张、惊人的利润,偶尔也点缀一些诚实。

  (我一向怀疑所谓“传统的智慧”,特别是那些人云亦云的权威。对我来说,事情必须合理才行。这种思维方式在企业经营上非常有价值,因为你将成为第一个有机会做不同事情的人,同时占据市场先机。那么,如何避免自己犯错误呢?很简单,就是勤奋加思考,不断尝试,和一大群聪明人一起讨论。

  ——甲骨文总裁拉里·埃里森)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