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设立“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意义深远

企业报道  2014-03-04 06:33:59 阅读:
核心提示:据悉,“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以下简称“金奖”)是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年奖励2—3名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家,奖金为每人10万元人民币。

  据悉,“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以下简称“金奖”)是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每年奖励2—3名在管理创新方面有杰出贡献的企业家,奖金为每人10万元人民币。它的设立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那么,“金奖”设立的背景、意义及具体评选标准和过程是怎样的?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秘书长尹援平。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的由来。

  尹援平:“金奖”是由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推出的。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的前身为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是由袁宝华同志倡议、在原国家经委的支持下,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于1987年3月成立的。当时作为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下属的二级机构。1991年国家整顿社团组织时,按民政部规定,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作为独立法人在民政部单独登记,后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于1999年10月更名为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是非赢利性的社团法人,属一级社团。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的宗旨是:通过资助企业管理科学研究工作,奖励企业管理优秀论著及在管理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士,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事业。

  记者:设立“金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尹援平: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我国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面貌,我国企业开始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企业管理思想不断创新,管理领域不断拓展,管理内涵不断丰富,企业管理水平已有了显著提高,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隆重推出这个奖项,无疑将对我国企业管理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管理是企业的灵魂。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的持续提升和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的协调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呼唤不断创新、创立更具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与模式。“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的设立,为摸索、总结出自成一家的中国式管理开辟出了一条道路,必将激励我国企业家更加砥砺自奋、勇往直前,进一步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更有力地推进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

  记者:为什么以“袁宝华”同志的名义命名这个奖项?

  尹援平:袁宝华同志从事我国工业管理部门和国民经济综合部门领导工作40多年,不仅对中国工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在企业管理科学方面的造诣尤为深厚。他主持起草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等三个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他曾力主扩大企业自主权,组织提出方案,进行试点,并总结、推广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他还提出了对企业职工进行各种培训的一整套规划和设想,集中力量把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当作一项战略任务组织实施。他在经济建设、物资管理、企业管理、工业管理、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管理干部教育和职工教育等方面多有论述,著作颇丰。他创办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倡议成立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担任中国企联和基金会会长多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经济界、企业界的尊重爱戴。

  袁宝华同志于1983年1月就提出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针。这一方针指明了建立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正确方向。经过20多年的实践,这一方针不仅指导我国企业家创造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结出了丰硕果实,而且,它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仍将发挥巨大的影响。用德高望重的袁宝华同志的名字来设立中国企业管理最高奖,一方面反映了这一国家奖项的深邃内涵,另一方面可谓众望所归,弥足珍贵。

  中国企联和基金会的主要领导,在几年前就多次向宝华同志汇报,想以袁宝华同志的名义设立中国企业管理的最高奖项,去年底终于得到宝华同志的同意。经研究,最终确定这个奖项名称为“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

  关于评选标准已经过多次修改并经宝华同志亲自修改和认可;之后在专家委员会上又进行过修改。我认为,随着情况的发展与变化,还要不断地完善。

  记者:“金奖”的评选是怎样的标准及程序?

  尹援平:评选标准主要包括: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在企业主要管理岗位(董事长、董事会主席、总经理、厂长、总裁或首席执行官)工作5年以上,有较高知名度;具备突出的管理能力,包括:开拓创新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挑战和风险应对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省能力;在企业经营和管理实践中,逐步探索和形成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华文化的管理方法或管理模式或管理理论,并且成效显著;所在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关系和谐,即能正确处理好与员工、股东、供应商、客户、政府有关部门、社区等的关系,诚实守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在机构建设方面,成立了“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审委会”和“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专家委员会”,并成立了该奖项评选活动筹备小组,筹备小组成员将协同基金会秘书处的同志们一道做好首届金奖评选的具体组织工作。

  在评选程序方面,主要是企业按照评选标准,采取自愿申报的方式,经秘书处按标准选择合格者,上报评审委员会进行初审,然后经过公示、专家委员会的讨论打分等环节,最终由评审委员会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获奖人。

  记者:参加“金奖”评选申报程序是怎样的?

  尹援平:2004年12月27日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名义转发了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关于举办“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评选活动的通知》,由此拉开了首届(2005)“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评选活动的序幕,“金奖”自愿申报工作正式开始。自2004年12月27日始,到2005年2月10日为止,自愿申报,同时又达到标准要求的共有11位企业家。

  在这里还要强调说明的是,“金奖”是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坚持评选的原则是“少而精”。评出来的企业家一定要站得住,经得起考验;管理上要有独到内容,有中国特色;企业要可持续发展,要有后劲。考虑这些因素,所以每年一届只评选2—3名获奖人。

  记者:请您是否透露一下有关专家委员会的评议情况。

  尹援平:2005年2月23日上午,“金奖”的专家委员会主任蒋黔贵同志主持召开了“金奖”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每位专家均认真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专家们的意见大多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评选标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委员们根据11位自愿申报的企业家的材料和情况,并对照必须达到的5条标准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专家们从企业、企业家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力、企业家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科学性、创新性、效益性以及企业性质和企业所在行业的代表性等方面考虑,最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同意谢企华、鲁冠球、常德传3人为首届(2005)“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候选企业家人选。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