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期现金流入主要是销售收入,现金流出则主要是除折旧以外的以现金支付的付现成本,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应收、应付款项,待摊、预提费用等,因其数额不大,在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各期现金净流量主要是由税后净利和折旧两大部分构成。企业各期的营业现金流量可以表示为:
营业现金净流量 = 税后净利 + 折旧
从公式可以看出:企业如果采用不同的折旧政策,会导致不同的折旧额,进而对各期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不同折旧年限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一)处于免税期企业折旧年限对其现金流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正处于减免税优惠期,企业应延长折旧年限,将计提的折旧递延到减免税期满后,使折旧能够计入成本费用项目,不仅获得节税好处,还可增加企业现金流量。
案例1 甲企业位于西部地区,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该企业在第一个获利年度购入设备一台,价值150万元,残值按原价的4%计算,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该企业每年销售收入均为1000万元,付现成本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15%。若企业分别按8年或6年计提折旧,折旧额分别为:
①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150×(1-4%)÷8=18(万元)
②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150×(1-4%)÷6=24(万元)
通过计算可知,将折旧年限缩短为6年时,所得税税负为328.5万元,比未缩短折旧年限多支出3.15万元,也就是现金流出量增加3.15万元。这说明企业在盈利前期享受所得税减免时,缩短折旧年限会增加企业的税负,减少了现金流入量。因为,企业在享受减免税期间,本应作为利润的部分转成费用,而未使这部分利润享受到减免税的优惠。因此,处于税收优惠期的企业,延长折旧年限可以节约税负支出,也就是节约现金支出。
(二)未享受免税优惠企业折旧年限对其现金流量的影响
如果企业没有享受减免税优惠,那么,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会计利润后移。在所得税率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延缓缴纳所得税,企业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案例2 假设甲企业不享受“三免两减半”的税收优惠,所得税率为30%,其他条件同案例1,可计算出:
1.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将折旧年限缩短为6年时,由于折旧成本加大,每年少缴税1.8万元,导致现金流入每年增加1.8万元,相当于每年获得1.8万元无息贷款,6年延缓缴纳所得税10.8万元,企业相当于获得10.8万元的无息贷款。对于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通过缩短折旧年限,增加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会减轻企业的税负,减少现金流出量,保持现金流入量。这对于营运资金比较紧张的企业来讲是非常有利的。
2.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缩短折旧年限,可给该企业带来较多的现金流量。假设该企业资金成本为10%,尽管折旧年限的改变,并没有从数字上影响企业所得税费用、税负减少额以及营业现金流量的总量,但考虑到时间价值因素时,缩短折旧年限可减少现金流出量2.55万元。
不同折旧方法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除折旧年限影响外,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现金流出量也有影响。我国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等等。
案例3 仍以甲企业为例,为简化计算,将设备折旧年限改为5年,所得税率30%,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其他条件同案例1。
(一)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应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折旧方法的改变并不影响每年的销售收入和付现成本,影响的是各年的折旧额。正是各年折旧额不同,导致了各年折旧抵税额发生差异,因此各年的营业现金流量的差异实际就是由不同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额产生的折旧抵税部分。
在三种折旧方法中,以第一年为例进行分析:
当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第一年的折旧费用最高60万元,这使企业的应税所得减少60万元,从而少缴所得税18万元,这部分少缴的所得税以现金形式从销售收入中扣除,留在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因增加了60万元的折旧费,而使企业获得18万元的现金流入。
当采用年数总合法时:第一年的折旧费48万元,企业的应税所得减少48万元,从而少缴所得税14.4万元,这部分少缴的所得税同样以现金形式从销售收入中扣除,留在企业。企业因增加了48万元的折旧费,而获得14.4万元的现金流入。
当采用直线法时:由于各年折旧额相同均为28.8万元,每年应税减少额也相同,每年少缴所得税8.64万元,每年获得8.64万元的现金流入。
通过对第一年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企业前两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获得的现金流入最多为28.8万元;年数总合法为25.92万元;直线法为17.2万元。
可见,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同其他方法相比,虽然折旧总额一样,但是因为前期计提折旧费用大,就使得前期应纳税的所得额减少,而后期折旧费用减少,应纳税的所得额相应增加。这样做,实际上允许企业应当前期交纳的所得税推迟到后期去交,从而使企业从政府那里获得一笔无息贷款。本例中,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三类折旧方法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总和是相等的,但在前两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可使企业获得28.8万元的现金流入,这对于企业扩充生产能力或缓解营运资金紧张是非常有利的。
(二)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企业也应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不同折旧政策的选用,从固定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折旧总额不变,对企业的税后利润总额也没有影响。但从各个具体年份看,由于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使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前期折旧费用较多而后期较少,这必然使企业税后利润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从而延缓了所得税的缴纳时间,使企业整体现金流出量减少。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条件下,上述三种折旧方法中, 不论从税负减少额的现值,还是营业现金流量现值来看,无疑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对企业最有力。不同折旧方法的折旧抵税对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影响最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选择都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当企业处在税收优惠期时,宜采用延长折旧年限的方法计提折旧;当企业不享受税收优惠时,宜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虽然,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折旧政策,但我国税法又规定了纳税人的固定资产一般应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只有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制造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化工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批准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合法计提折旧。可见,企业处于不同生产领域,遵循不同的折旧政策,为不同产业领域的企业集团延缓或降低因缴税导致现金流出企业,提供了筹划空间。但不管企业属于哪一类产业,在税法折旧政策的利用上,都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眼前纳税现金流出量最小,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