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民企传承中的新生代状态

企业报道  2013-12-19 10:55:50 阅读:
核心提示: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和典型区域,在这里,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概念几乎可以重叠。在全国民企界普遍关注第二代接班人的问题上,温州民企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和典型区域,在这里,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的概念几乎可以重叠。在全国民企界普遍关注第二代接班人的问题上,温州民企成为焦点中的焦点。日前,记者走访了“中国真皮领先鞋王”康奈集团,采访了集团总裁郑秀康的女儿郑莱莉(现任康奈副总和营销中心总经理),试图以这个温州民企的典型代表的家族企业传承进行式,以点带面,来探索或见证中国民企新生代的现状。

  培养一种兴趣或习惯

  记者:家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就是接班人的培养问题。家族企业能不能被下一代所延续并保持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成功地培养接班人。作为康奈集团未来接班人的人选之一,你经历了怎样的培养过程?

  郑莱莉:1998年大学毕业后我就进入了康奈,最开始是在划料车间工作。在车间干了1年后,公司刚好做ISO9002的认证体系,我就被调到公司管理部门,组织、牵头负责编写、修改一些文件、制度等。这个工作结束以后,我对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差不多熟悉了。从最基层的员工到现在的副总,整个过程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应该说这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

  记者:最初被分配到基层车间是不是父亲的意思?有没有觉得不满?

  郑莱莉:是郑总的意思,但当时并没有不满,因为一直以来我对自己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时候压力特别大,也认识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要一下子面对这么多员工,觉得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我认为去车间很有必要。试想如果你连鞋是怎么做的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管理好企业?

  记者:当时你进入康奈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吗?几年下来,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真正纳入到了企业中?

  郑莱莉:从我童年时代开始,我们家就做鞋了,一个很简单的手工家庭作坊,应该说这方面是受了很大的影响。我大学毕业后曾经想去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后来郑总特地找我谈话,说企业发展很需要大学生,再说康奈人不回康奈,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最后我考虑了还是决定回来。

  进入康奈以后,很快自己就融入到企业中去了。我想,现在我应该是一个合格的康奈人了。

  民企新生代的筹码和特质

  记者:从一个第三者角度出发,你如何看民企第一代和新生代的优、劣势?

  郑莱莉:首先我觉得两者的发展环境不一样。第一代创业者所处的时代要求他们有雄心壮志,能够在当时的环境下对情势迅速作出判断、然后再规划怎样去做,其中要求冒险的精神更强一些;现在的环境则更加规范化,对企业的科学、制度化管理要求也更强,所以对企业家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需要更多地吸纳全球性的东西,通过科学化管理制定更高的战略,这方面可能第二代更显优势。但我觉得两者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都需要一种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包括对细节的把握以及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等,这些基本的素质都是不变的。

  记者:一般来说,第一代的创业大都是从实践到理论,而第二代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并且在理论知识以及国际化方面的意识都比较超前,你怎么看?

  郑莱莉:是这样。过去经营企业往往是凭经验来做,现在更多的是用理论去指导实践,整个过程也越来越科学化了。

  关于国际化,第二代的观点确实也比较超前。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怎样在国际上叫响自己的品牌,这是必须考虑的。康奈走国际化道路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划和初步的实践。

  记者:对创业者而言,出一点小小的差错可能是致命的,而第二代在前者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犯错的代价就相对降低了许多,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郑莱莉:我觉得是第二代犯错的几率更小了。第一代已经打好了基础,基本方向都已经明确了,再做下去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也就是说,到第二代已经进入战略年代,有了方向,也就更容易抵制诱惑、绕过陷阱。

  “子承父业”并不是惟一选择

  记者:家族企业权力交接是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考验,一旦出现失误,往往会导致企业的挫折甚至彻底跨掉,就你个人而言,是否认为家族企业一定要选择“子承父业”的方式?

  郑莱莉:这要看子女是否有能力把企业引向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判断的标准。如果子女没有能力而把他强行放到这个位置上,可能是有害而无益的。事实上企业要子女接班,一个是考虑到忠诚度的问题,另一个是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完善,企业难免会有顾虑。

  记者:亲情上的天然优势对于企业经营还是大有裨益的,比如血缘关系的存在就能降低许多沟通的成本,如果子女是优秀的,“子承父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的首要选择。

  郑莱莉:实际上郑总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有自己的要求,只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做接班人。同时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勤奋、忠诚、有与岗位相匹配的知识。他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的发展,然后才考虑要不要子女来接班。

  记者:通常人们对于家族企业第二代都给予高度关注,对他们的要求也更加苛刻。这种情况下,你觉得自己的压力大吗?

  郑莱莉:压力确实很大。因为要超越父辈很难,毕竟他们太优秀了。父亲能从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本身就十分不容易,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创新就更难了。人们希望继任者能把企业发扬光大,这种苛刻也是正常的。有了这种压力能鞭策我们更加勤恳地去努力。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