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汪浩:跨国公司以高科技攻城略地

中国企业报道  2013-11-19 12:38:17 阅读:

  “我早上出差前,特地看了看自己家的配电产品,嗯,用的是施耐德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浩告诉记者。这也许能生动地佐证跨国公司产品对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渗透和他们之间结成战略伙伴的合理之处。高温的天气和经济学家们叫嚷中国经济走软的警告都阻止不了跨国公司的投资脚步。法国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局主席拉贺曼在重庆表示:未来的5年中,要占领中国市场的30%,也就是成为老大。而加拿大英可公司则同时投入2500万美元在大连成立了生产泡沫镍的合资企业。

  也许国际资本早已度过了来料加工等“三来一补”的投资初级阶段,而此时几乎所有终端产品市场也被外资们辛勤地耕耘过了,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在所有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细分市场上成就自己的事业。不仅仅是上述的两家企业,汽车零部件10大公司中的博世、德尔福、曼格纳以及法雷奥也都在迅速地扩大在华投资。

  拉贺曼告诉记者:过去若干年施耐德在华业务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现已达70亿元人民币,虽然目前中国仍是施耐德业务中的第三大市场,但很快就会超越美国成为第二大市场。而他的同事则表示:今年在重庆市场至少会有40%以上的增长,他们生产的低压及低压终端配电、综合智能布线、面板开关产品和TAC品牌的楼宇自控产品已涵盖了楼宇配电和自动化的全部需求。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上海成立了研发中心,每年拿出销售额的5.5%用来开发和设计新产品。在市场拓展上他们紧紧抓住房地产开发商这个渠道,在与万科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后,7月8日又在重庆与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伙伴的签字仪式。

  而同样位列世界500强的英可公司这笔投资则找来了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吉姆·彼得逊护驾。这家名为英可高新技术材料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用于充电电池的泡沫镍,彼得逊表示:加拿大很骄傲有英可这样的公司作为领头羊在中国积极拓展。

  与施耐德同样无法舍弃中国市场的原因是,记者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近年英可全球销售总额为42亿美元,而在中国的销售就超过了4亿美元。当然,英可执行副总裁顾彼得也表示:这些年来我们发现中国是一个开展业务的好地方,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迅速发展的技术能力以及人才都成为这块土地的优势。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都抓住了科技进步的机会,电气解决方案提供商施耐德电气集团在重庆举办的“构筑未来生活”房地产峰会上向国内房地产开发商推出了包括集节能、绿色环保、舒适和高度自动化为一体的未来概念型住宅。而英可公司则告诉我们泡沫镍最激动人心的用途是用于混合能源汽车,预计混合能源汽车将以每年30%至40%的速度增长,也促进了环保。这也难怪得到了重庆、大连两地政府的支持,从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和重庆市副市长赵公卿的出席就可见一斑。

  施耐德和英可的高层都断然否认了中国经济出现走软的可能性,而且就像顾彼得表示的那样:这家合资企业不是英可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而且,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施耐德与英可表达了跨国公司的心声,他们在中国市场上会不断进取,伴随着中国经济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