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道荣,男,1965年出生,汉族,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现为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工商联执委、乐清市工商联副会长、乐清市经济师协会副会长、乐成镇商会会长等职。
陈道荣2000年被评为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1998—2001年连续4年被授予“温州市经贸企业优秀经理”称号;2001年被评为温州市劳动模范;2002年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乡镇企业家、浙江省“第十届经营管理大师”、“2002年度温州市经贸企业明星经理(厂长)”。
他所领导的企业2001年被评为温州市企业制度创新示范单位;2002年被评为浙江省第四批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2003年被评为温州市创建信用企业先进单位、浙江省质量放心单位,“华仪”商标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18年?人生能有几个18年?一个企业的18年又能永葆多少活力与激情?纵观中国·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创业伊始的1986年,华仪仅是一个拥有5万元合伙资金、简陋的家庭小作坊式的开关厂。而18年后的今天,它已跨越发展为拥有10亿多元总资产的国际型大企业,并形成了以高压输配电设备为主,风能、低压、灯具、房地产多元化经营的“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如果你亲临占地300亩的“华仪工业城”,你肯定会为它壮丽的图景、骄人的业绩而惊叹!18年的挣扎与磨练、18年的创新与拼搏,这是华仪的发展历程,也是华仪的开创者及现任总裁陈道荣走过的足迹。回顾创业历史,展望华仪未来,陈道荣如是说:“挑战传统的温州模式,确立科技领先、质量第一、持续改进、顾客至上的质量方针,秉承‘先做人、后做事,致力于民族工业的振兴’的企业理念,实施品牌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立志创立‘新温州模式’,永远是华仪人和我个人追求奋斗的目标!”
创业之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5年前的一个黄昏,年轻的陈道荣挎着一个破旧的背包,茫然地站在上海北站的站台上。这是他第一次做推销员,第一次从温州走到上海,也许他还要从上海走向更远的地方……
旅途中,陈道荣真诚地向他遇见的每位旅客推销着产品,虽然多半被婉拒,但他仍执著地讲着、示范着。也许是被陈道荣的执著与憨厚所打动,宝鸡市农机厂的一位厂长告诉他:他要推销的这种电器产品大概宝鸡某飞机制造公司会需要。陈道荣马上直奔宝鸡而去。在宝鸡这个飞机制造公司,陈道荣签下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合同,做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生意,当然也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利润:1200元人民币。
从此,他的推销天赋越发显露出来,到1983年,年纪轻轻的陈道荣已经跨入“万元户”的行列。但是“雄心勃勃”的陈道荣要推销自己生产的产品!于是他用积蓄投资办起了一个小作坊,专门生产高低压电器产品。开业伊始,他的小企业就获利颇丰。到了1986年,他的小作坊产量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销售需求了。永不满足的陈道荣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并和几个朋友凑齐了5万元资金在家乡乐清的一座闲置多年的破庙里创办了“华仪开关厂”,这就是华仪集团的前身。
1988年,华仪开关厂的生意越发红火,可陈道荣要为华仪谋划第二阶段的发展战略:搬出破庙,租借土地扩大生产规模!但是他的建议却遭到了合作伙伴的强烈反对。孤掌难鸣,但陈道荣不愿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次年春天,他踏上了南下的征途。他来到了当时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
经过广泛考察,陈道荣与几位台湾商人办起了一家中外合资公司,陈道荣出任总经理。从一个推销员到总经理,从单纯的业务推广到全方位的企业管理,他的人生角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为完成这一人生角色的转换,他用了5年时间。正是这5年,使得陈道荣的人生历程向着更纵深、更广阔的领域拓展。
创新之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94年,陈道荣重返故里。他带回温州的除了华仪和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外,还有他积累起来的独到的经验、过人的干练、渊博的学识以及先进而富有远见的企业经营理念,此时的陈道荣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家。从此,华仪这颗中国高压电器行业的新星大踏步跨入了大型企业集团的行列。
1996年,华仪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他们生产经营的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等多项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1998年,企业改组为浙江华仪电器集团;1999年,华仪晋升为无区域企业集团,主要生产35千伏及以下成套开关设备、配电自动化开关及终端设备、高压开关元件、电能仪表等产品;2001年,其子公司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成为浙江省温州市首批5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之一;2003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1亿元,综合实力跻身行业前10位;其子公司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验收。
在陈道荣的掌舵下,华仪加快了科技创新与新品研发步伐。企业每年按销售收入的5%提取研发资金,按照“三高(高科技、高起点、高销量)”原则,致力于高压电器产品的创新研制与开发运用。几年间,华仪累计投入科研资金5000多万元,相继研发了100多项新产品。近年来,华仪又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联合研制了GN27-35户内隔离开关等3项新产品,开发了XGN2-10箱型固定式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新产品16项。他们开发的组装中置式开关柜和环网柜等高科技产品,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华仪还先后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3C”认证、CE认证、KEMA认证。企业广泛采用CAD、CAE、CAM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使产品卓越完善的内在功能、美观大方的外观设计都得到完美的统一。
毋庸置疑,华仪一系列科技投入先后取得成功并不断地成长与壮大,与陈道荣的“创新”经营理念密不可分。坚持“以产品引导市场”的错位竞争战略,以科技促进新产品开发并逐步占领市场,构成了华仪的经营特色。
人才之观:“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华仪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质量求市场、以管理求效益、以品牌求扩张、以人才求发展”,并辅以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MIS/ERP信息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手段。
就因为华仪始终实施和完善科技创新,巧借“外脑”,借梯攀登,尊重人才,唯才是用,才使得它能勇立高压电器开关行业的技术潮头之上。
陈道荣先后从上海、陕西等地聘请了10多位高级工程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华仪在企业用地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毅然缩减生产厂房,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当时温州民营企业较大的“专家楼”。
华仪主动与高校“攀亲结对”。2001年,华仪单独承担70%的项目开发经费,委托浙江大学开发研制智能化直流瓶,如今,这项新产品已作为核心配件在高压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等产品中安装应用,使华仪生产的中、高压产品在国家“两网”改造工程中牢牢占据科技领先优势。
华仪在借助“人才外脑”的同时,还不忘对“内脑”进行“充电”。企业定期选送员工赴日本东芝、韩国日进等企业、院所培训,并先后成立浙江大学电机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工作站。把企业办成学校,打造学习型组织,正是华仪的过人之举。
谈到华仪的人才机制,陈道荣坦言:“待之以礼遇,委之以重任。领导只要做到了知人、容人、用人、培养人、尊重人,就一定能留住人才,让一流的人才得到超一流的发挥。”
诚信为先:“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纵观华仪18年来创业、发展及壮大的历程,逐步形成并贯穿始终的企业文化就是:“诚信、团结、创新、竞争、品牌”10个大字。
陈道荣对此作出精辟诠释:诚信是华仪立身之本,团结是华仪发展之纲,创新是华仪腾飞之翼,竞争是华仪突围之路,品牌是华仪永立潮头之法宝。全体华仪人秉承“先做人、后做事,致力于民族工业的振兴”的企业理念,发扬光大积淀已久的企业文化,不断地攀登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高峰。
人以诚信为本。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又何尝能离开“诚信”二字!每当面对国内外纷至沓来的求购华仪产品的订单,喜观华仪多年来一直持续高涨的产销两旺状况,陈道荣踌躇满志。他由衷地感叹:“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作为一名企业家,不能只讲金钱、讲交易、讲价值规律,更要讲诚实、讲信誉、讲道德。道德是信誉的思想基础。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办企业,与其说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种追求。”
多年来,华仪始终把诚信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推进企业的信用建设。一方面加强销售网络秩序整顿和质量管理力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设立起一系列的企业诚信网;另一方面,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提倡文明经营教育、形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突出诚信教育,把“诚信立身、信誉兴业”当作企业的准则,这才是华仪赢得市场的真正法宝。
回顾历史,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华仪决意瞄准国际知名企业,依循“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企业战略,牢记“诚信、团结、创新、竞争、品牌”的10字方针,树立人才意识、品牌意识和国际化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力争实现经营国际化、效益规模化、管理现代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走出一条有华仪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