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肩负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9-05 23:53:45 阅读:
核心提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46家重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九五”以来,邢钢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创新管理和全面实施“做精、做专、做强”发展战略。自1996年至今,年销售收入由10.2亿元提高到45亿元,利税由3977万元提高到11.2亿元;企业利润由507万元提高到了6.6亿元,增长了100倍;经济效益年均递增177%,增幅居国内同行业前茅

  编者按: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46家重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九五”以来,邢钢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创新管理和全面实施“做精、做专、做强”发展战略。自1996年至今,年销售收入由10.2亿元提高到45亿元,利税由3977万元提高到11.2亿元;企业利润由507万元提高到了6.6亿元,增长了100倍;经济效益年均递增177%,增幅居国内同行业前茅。

  邢钢发展了,邢钢富了,但富而思进,富而思源。邢钢董事长、总经理袁世臻说: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肌体。一名合格的企业家所追求的应该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邢钢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就是因为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回报社会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之际,记者向编辑部发回了采访邢钢董事长袁世臻《肩负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一文。

  记者:邢钢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2003年上缴税金已占邢台市本级财政收入的45%,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你们在重视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如何重视回报社会的?

  袁世臻:兴业报国,回报社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邢钢以其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拉动了邢台市的经济增长。仅从1997年至2003年,我们先后投入近30亿元用于一系列技改工程及职工住房建设等,每一个建设项目的上马,都带动了当地钢材、水泥、沙石、玻璃、运输等行业的生产,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且邢钢生产的主要原料铁矿石、煤、水、电等基本上都取自当地,这就使邢台市煤炭、水利、电业、铁矿业等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7月,邢矿集团东庞矿发生透水事故,在治水救矿最需要资金的紧要关头,马上拨付1000万元预付款,支持他们救矿复产。

  曾经有一位专业人士从另一个角度算了一笔账:邢钢万余名职工再加上家属约四五万人之多,占邢台市区人口近1/10。近年来邢钢新建职工住宅37万平方米,近4000户职工乔迁新居,而这其中90%以上的新搬迁家庭都进行了室内装修,配置了全套家电等,再加上其它生活消费品,据测算,仅邢钢人投入到当地消费领域的钱每年就要超过1亿元。

  2004年,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计划了一个更有利于邢台市经济发展的大项目——线材制品加工基地,该项目将以邢钢主导产品——线材为依托,凭借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吸纳国内外五金制品加工企业投资,从而在邢台及周边地区形成一条完整的五金制品加工产业链,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邢台的经济增长再添活力。

  记者:邢钢也在行政干预下,背负了两个严重亏损企业,并接受了4000余名的国有职工,而你们又提出“不把一名下岗职工推向社会”,并把粉尘污染较重的这样的钢铁企业的问题解决了,让群众满意、社会满意,你们是如何做的?

  袁世臻:社会要发展,稳定压倒一切。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家,就要时时处处为社会的稳定着想。减员增效是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许多企业裁员给社会造成巨大就业压力这一现实,我们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做出了“不把一名下岗职工推向社会”的郑重承诺。而当时,仅政府部门划归邢钢的两个亏损企业綦村铁矿、邢台有色金属冶炼厂的职工就达4000余人。对此,我们积极深化内部改革,对原綦村铁矿闭坑、冶炼厂转产,彻底消灭了这两个亏损单元;并通过转规建制,合理分流,先挖渠、后放水,每年投入400万元用于他们转岗专业技能培训,把这4000余名职工分批安置到企业内部不同的岗位,使他们完全融入了邢钢的职工队伍。

  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不能把环境作为牺牲品。过去的邢钢与其它钢铁企业一样,粉尘污染较重。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还邢台市一片碧水蓝天,我们提出了“投入绿色、产出活力”的环保理念。近几年,邢钢在环保方面已累计投入2亿多元,对新上项目都做到了同时建设、同时绿化、同时治污。

  记者:“致富不忘国家”。邢钢积极参与各类公益事业及帮助对口扶贫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真正的亲戚”,你们有何感想?

  袁世臻:企业的生存需要社会支持,企业要长远发展,就要自觉回报社会。近几年,我们先后在临城县、广宗县、新河县等地建立扶贫帮困点,为这些经济欠发达县区送去发展农业所需的机械设备、支持教育事业的计算机、学生用桌椅、教具等。2003年6月,铺筑了通往河北省新河县桃园村的一条水泥路,也使这个偏僻的小村与县城、与外面的世界、与富裕拉近了距离。新路开通后,村民们跑县城,或经商,或打工,激活了村子里的经济。这条路被村民立碑为“邢钢致富路”。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