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奏响煤炭基建辉煌的乐章

企业报道  2013-08-31 21:37:52 阅读:
核心提示:中煤五公司第一工程处坐落在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江苏沛县。该处是1975年降生于煤炭基建这块黑土地上的“婴儿”,经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风雨的双重洗礼,经受了企业顺境和逆境的严峻考验而成为具有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精神,技术力量雄厚而又焕发勃勃生机的煤海骄子。

  中煤五公司第一工程处坐落在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江苏沛县。该处是1975年降生于煤炭基建这块黑土地上的“婴儿”,经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风雨的双重洗礼,经受了企业顺境和逆境的严峻考验而成为具有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精神,技术力量雄厚而又焕发勃勃生机的煤海骄子。2000年以来,在以处长孔庆海、党委书记杜勇为首的处领导班子的领导下,该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拓奋进求生存,务实创新求发展,强化管理求效益,争创一流求信誉,以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

  ——经营产值逐年增长。2003年完成产值1.5181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2%,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逐年增强。连续4年保持盈利,2003年实现利润531.6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51%;新增固定资产746万元,比2000年增长206%,年均增长率51.25%;

  ——职工收入逐年提高。2003年人均年工资1.22万元,比2000年增长18%,人均住房面积18.2m2,闭路电视、电话通讯等设施基本普及,逐步实现了小康的目标;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逐年增强。立井表土和基岩施工进尺均超过百米,最高创出基岩段施工120.5米的好成绩;斜井井筒大断面基岩施工月均进尺123.6米,曾创出180米的佳绩;大断面岩平巷施工曾创出月进尺309.5米的全国纪录。2003年3—5月,在屯留全国最大直径立井基岩施工中,创下连续3个月超百米的骄人业绩。4年来,所施工的10余对井筒、井巷工程质量均达到全优,漳村、曙光、中兴等四个井筒荣获全国优良工程大奖,四项QC质量成果通过国家认证并在全国推广,曾先后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中煤先进经营企业”、“全国甲级工程处”、“江苏省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为煤建行业的一面旗帜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典范。

  市场开拓篇

  以孔庆海、杜勇为首的党政一班人深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乡俚俗语给处领导以深刻的思维与启迪。处领导认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高歌猛进闯市场,是煤炭基建企业立足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如果没有市场的大占有、企业的大发展、效益的大提高,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此种认识,该处顺时而动,因机而发,果断地提出了“立足山西、放眼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自谋发展之路,把承揽工程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和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广开信息渠道,开阔竞争视野,搜索信息契机,千方百计寻求打开市场的钥匙。中煤一处领导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形成是比较早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许多煤建企业还躺在计划经济的“温床”上做着“等、靠、要”美梦的时候,该处就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步入山西煤建市场,开始闯荡江湖,先后承揽屯兰和寺河两个400万吨特大型矿井。在此基础上,该处又高瞻远瞩地实施超前决策战略,坚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锅外的”的发展思路,及时把握主攻方向,运用有力措施,开拓市场局面。该处靠这种“干着吃、吃着想、想着干”,“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既立足现实、总揽全局,又 面向未来、超前统筹的思想决策,不失时机地抢抓了龙固、蔡山、金桥、祁东等矿建工程。为了更大份额地开拓市场,抢占市场,该处做到不靠广告宣传取胜,而靠实力竞争;不靠经济手段攻关,而靠恪守合同、信守承诺的市场战略赢得市场;在施工上,坚持速度发展战略,秉承“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建一流的班子,树一流的作风,强一流的管理,创一流的速度,以优质、快速施工满足客户早投产、早收益、滚动发展的要求。2000年前后,又中标了贺西、双柳、中兴、大宁、漳村、胡家掌、上庄等井筒工程,并以提前竣工的高速度、高质量,赢得业主的信赖;在工程质量上,该处实施优质名牌战略取胜市场,始终坚持“质量就是信誉,就是竞争,就是市场”的新观念,按照“工程优质、服务一流”的质量方针,把创优质名牌工程作为一种形象、一种效益落实到每个职工和每个工程建设上,层层把关,路路设卡,严把质量的“领导关、责任关、创优关、验收关和奖惩关”五关。几年来所承建的20余对矿井均以全优的成绩向各业主递交了优良工程答卷。同时,该处还靠实行“门户开放”,让工程现身说法,外拓市场。2002年以来,该处又先后中标了屯留、赵庄两个600万吨的全国特大型矿井以及太岳、留神峪、洪山 、南关、曙光等十几个矿建工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处又把开拓市场的目光投向西部,积极开拓西部市场,先后中标青海赛什塘和贵州青龙煤矿,为该处经济发展构建了新的增长点。同时,该处还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先后中标承建了摩洛哥王国杰拉达煤矿三号井和孟加拉国年产100万吨的巴拉普库利亚煤矿,并赢得了较高的国际声誉,从而使企业走出了一条以快速优质名牌打信誉、树形象、占市场的良性循环的持续、快速发展之路。

  企业管理篇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管理者永远做不尽的大文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竞争差别的优势已经从最终的产品转向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管理”。近几年来,该处领导班子狠抓管理增效益,制定了一整套切合自己企业实际的管理办法,建立了“以人为本,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盈利兴处为目标”的全方位管理体系,明确地提出向转机建制要效益,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安全、要文明的口号,从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

  一是转机建制创效益。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出路是必须转机建制。为此,该处党政领导按照企业文化战略的要求,制定了《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定额管理和班组核算,实行全浮动计件工资的意见》等一系列经济承包的办法,又根据各项目部的实际,大胆运用经济杠杆创造性地采取“一酬多挂”的原则,制定了《项目部经济承包办法》等,把职工的工资报酬直接与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效益等全面挂钩,把职工的责、权、利合为一体,落到实处,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机制保证,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是强化成本管理增效益。成本管理是企业盈利的“重心”,在企业由产值型向效益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的领导只有牢牢抓住这一重心,才能实现成本投入最低、确保效益最高、实现利润最大。以孔庆海为首的处领导班子,首先牢牢牵住成本管理的“牛鼻子”,建立了全程成本管理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处、项目部、区队、班组四层次成本管理网络,处和项目部按照事前的成本计划、事中的成本控制、事后的成本核算进行宏观成本调控,区队和班组层层落实成本目标责任,并进行微观管理把握,实行全员倒算成本管理,并对个人、班组实行倒算成本考核,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成本责任、人人关心成本目标”的保证体系。其次,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实行成本否决,努力把目标成本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实行成本亏损、承包奖一票否决的节奖超罚办法,从而使企业实现从单纯追求速度效益,向以降低成本为主要内涵的管理效益转变,有效地形成了各部门、各生产环节的协调联动,创造了连续4年成本盈利的好成绩。

  三是实施人本管理创效益。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充分发挥人的才能是实施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腾飞的根本保证。该处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人本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牢固树立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要求,尊重职工,树立职工的主人翁形象,形成企业发展的向心力;用企业发展目标、改革建设的重大成果、“两个文明”建设的实绩激励职工、鼓舞职工,形成企业发展的聚合力;关心职工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凝聚职工人心,为企业形成竞争力和感召力;尊重人才,唯贤是任,唯才是举,唯德是用,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为企业发展增强了生机活力。

  四是理财管物增效益。虽然中煤五公司一处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该处勤俭节约、盈利兴处的管理思想没有变,富日子当穷日子过,艰苦奋斗的治处方针没有变,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理财原则没有变,因此在财物管理上,仍然坚持“必需、适当、节约、理入为出”的方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宏观调控,抓大而不放小;又微观把握,做到财大而不气粗,送往而不无度,有效地控制了各种财政支出。在物资管理上,坚持“物尽其用”的原则,实现“两集中、五统一、两定一限”的物资供应办法和领料制度,节奖超罚。同时,大力推行物资的招标采购和比价采购办法,仅2003年一年就节约材料费用586万元,产值物耗率达43.8%。该处还加大物资回收力度,建立了“供应、回收、复用”一条龙管理体系,累计几年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增加了43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篇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强大的精神支撑,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事实上,企业文化的缺失,就是企业生存权的丢失。企业文化的缺憾必然带来企业的畸形,因为文化是积聚在企业体内的内功和能源,它虽然无法直接创造价值,但它通过“凝聚—裂变”的循环过程,可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

  几年来,该处领导极其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一是树立了品质至上的品牌经营理念,“干一项工程,树一面旗帜”,构筑起企业形象工程平台,为企业发展竖起了快速起跳的撑竿;二是树立起主动性市场理念和快速应变理念,沟通纵横关系,燃放企业文化活力,践行一片深情服务,赢得企业发展机遇和高效率;三是倡导团队精神,树立有效性竞合理念和目标聚积战略,保持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四是培育制度至上理念和干部职工责、权、利有效结合的对称性管理理念,并融入企业的价值观念之中,实现企业制度的稳定性与动态性的内在统一,实现企业职工个人与企业发展“双赢”;五是整合“开拓奋进、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文化,成为最优化的完整体系,重塑企业新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聚力;六是大力开展以“班子素质好、队伍作风好、民主管理好、思政工作好、安全文明好、经济效益好”等为内容的六好区队创建活动,规范企业管理,提高操作水平,提升企业形象;七是构建“把握职工培训‘一条主线’;着力塑造职工主人公、文明职工‘两个形象’;增强职工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感意识’;实现上班无欠产、成本无亏损、安全无三违、质量无事故的‘四无目标’;做到管理工作有新思路、文明施工有 新变化、速度质量有新水平、成本节约有新突破、精神文明有新局面的‘五新要求’的思想建设工程”,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企业跨越发展奏响煤炭基建辉煌的乐章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成绩已属过去。中煤五公司第一工程处新的发展目标是闯市场以猛进,强管理而腾飞,忘记背后,努力向前,向着标杆直跑,争取管理上台阶,施工创水平,质量创一流,行业争排头,展示新形象,再创新辉煌。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