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企改革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艰巨任务,面对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根本性突破,是关系到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性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企业所创造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性和典型性的成功经验。背靠着我国主要优质动力煤和大型的炼焦煤生产基地,也是30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的山西焦煤集团的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优秀企业和成功典型。
1999年春,原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0月重组为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了太原西山劳动服务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仪带领股份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审时度势、缜密研究,高瞻远瞩地确定了构建煤炭、电力、焦化联动发展的“三大产业”,形成煤焦化和煤电铝两条产业产品链,实现产业联动,并在此基础上进军高科技产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宏伟目标。他们以市场为导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克服了种种困难与挑战。几年来,公司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充分发挥大型炼焦煤生产基地的规模优势,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02年完成原煤产量1075.66万吨,同比增长15.53%;精煤产量680.71万吨,同比增长4.79%;销售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长6.99%;利润总额30022万元,同比增长10.65%;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继续保持为零。2003年,公司 各项主要经济和技术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公司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在山西焦煤集团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发挥上市公司优势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现有4对生产矿井及4座洗煤厂和1座矸石电厂。原煤生产能力1150万吨/年,原煤入洗能力1170万吨/年,发电能力7200万度/年。所属矿井均为高产高效矿井,选煤厂的煤炭洗选设备和洗煤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矿厂全部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两矿两厂已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主要产品为洗精煤,主要供应国内冶金行业重点钢厂和焦化厂,并出口日本、韩国、印度、德国、西班牙、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多煤种、多国别、多地区的煤炭营销网络。
西山煤电A股于2000年7月上市,创山西省上市公司首次融资之最。2001年10月,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成立并成为西山煤电的控股股东,使西山煤电的依托实力更加强大,作为中国焦煤资源第一股的地位更加巩固。上市后的西山煤电不断加快募集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度,努力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其中,古交电厂项目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直接空冷技术,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坑口电厂,成为环保型、效益型企业的典范,对公司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煤电并举、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综合实力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上市以来,公司先后荣获“2000年山西省上市公司综合实力五强”、“山西省2000年度证券融资奖”、2000年度、2001年度“太原市先进企业”、“2001年度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2002年度太原市模范企业”等称号;作为能源绩优股,2001年在股市动荡、低迷的情况下进入中国股市100强,排在第73位;2002年再次进入中国股市100强,成为证券市场的大型蓝筹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
几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奋力奏响高起点、快发展、硬品牌的西山煤电创新发展三步曲。他们用足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积极引进世界一流设备,实施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不断把握机遇,抓住煤炭市场逐步好转、铁路运力明显增加的大好形势,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销结构,保证产品销售的稳定增长和效益的提高。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发展的卓越成就成为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典范,同时为山西焦煤集团公司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贵的成功之路。
励精图治狠抓管理改革创新再创辉煌
2003年是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效益提高、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形象提升十分显著的一年,也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年。一年来,西山煤电紧紧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做强做大的目标,克服“非典”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煤炭生产、技术改造、募集资金项目开发和建设、煤炭资源储备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煤炭生产实现新突破。公司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煤炭主业,率先引进了刨煤机、综合机械化放顶煤支架等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保持了全国同行业的领先水平。狠抓水平、盘区接替,实行多煤层联合开采,确保了正常的生产衔接。把提高环节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努力使矿井环节能力与生产能力相配套。通过环节能力改造、提高装备水平等措施,原煤产量首次总体达产,实现了公司发展史上的一次新跨越。
技术改造取得新成绩。在煤炭需求旺盛、生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公司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决淘汰旧工艺,全面推广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选煤工艺。2003年共投资1.43亿元对4座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所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完成。新的选煤技术工艺代表了国内领先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全面实施安全质量明细化管理,落实“一项标准,四项制度”,推行安全绩效考核排名制度,强化各级干部安全责任制,突出“一通三防”管理,推广使用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全公司与省局联网,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和长效机制。在煤炭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继续保持为零,创造了国内矿井安全生产先进水平。
唯其精细,才能高效;唯其创新,才能突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管理都是西山煤电的一种优势,这与公司的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和产业优势一起,形成了一种强劲的动力,推动着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快速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中,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在国家优先发展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下,紧紧抓住中西部开发和加入WTO的机遇,大力弘扬“团结奉献、求实进取”的企业精神,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用户需要,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己任,依托大集团,充分发挥优势,以煤炭产业为龙头,形成以煤为主,电力、焦炭化工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建成“煤—电—铝”高耗能产业链;“煤—焦—化”高附加值产业链;“资源—产品—废物利用”的环保型循环经济链,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到2010年把公司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深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成为具有强大国内及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