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嫁优靠强 国退民进 加快振兴

企业报道  2013-08-31 20:52:58 阅读:
核心提示: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以重化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在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三明市紧紧围绕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激活民间投资、理顺职工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采取嫁优靠强、产权多元化、国退民进等措施,推进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编者按: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以重化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在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三明市紧紧围绕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激活民间投资、理顺职工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采取嫁优靠强、产权多元化、国退民进等措施,推进企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三明市市委书记叶继革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明市从1996年全面启动企业改革以来,市县两级国有企业已改革449户,改革面为89%,其中工业企业改革面达94.7%,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优化了国有经济布局,促进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增强了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内在动力。

  叶继革对记者讲三明企业改革的主要做法是:

  嫁优靠强,借力发展。叶继革说,“靓女”外嫁带来机制转换、产品升级和竞争力提升,这是三明资产重组结出的“甜果果”。为了使国有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三明将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分别“外嫁”给中央、省属和沿海优势企业,产生了良好的重组效应,培育壮大了一批优势产业。三重机公司加盟厦工集团后,对接先进理念,调整管理结构,当年就扭亏为盈,2003年6月,重组后开发的新产品——垃圾压实机实现了我国零出口的突破,在2003年重庆三峡库区举行的一次全国最大规模的垃圾压实机投标会上,击败德国宝马、美国卡特等国际著名企业,一举中标,获得总标额1378万元的全部标的,打破了该市场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永安轴承公司划拨加盟龙溪股份后,加快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三明、永安两地建立了4个配套加工基地,带动了一批关联企业的发展。

  资本优化,增添活力。叶继革说,从产权多元化改革入手,采取股份制改造、国有股减持、联合重组、经营者持大股等多种形式,调整优化企业的产权结构,着力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占”、“一股独大”和均股制的体制性弊端,支持优势企业联合做强,鼓励经营者、科技人员多持股、持大股,促进私营企业打破原有家族企业制度,实现产权社会化和管理制度现代化。目前,全市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改制的企业已达162户。三明医药公司联合本市各县、市医药公司组建了全省首家医药商业股份公司,通过信息化管理、统购分销、连锁配送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和优势互补,并逐步推进跨区并购和跨区经营,年销售额和利税额分别跃居全省同行业第二位和第一位,2002年员工持股由33.5%提高到66.4%,总股本由2626万元扩增至5000万元,并与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控股设立了三真药业有限公司,为进一步向医药工业发展和争取上市奠定了基础。市自来水公司联合民营永利物资集团及4家县属自来水公司发起成立了福建恒源供水股份公司,2001年整体购并了三明市污水处理厂,2002年控股运营了永安市污水处理厂,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污水处理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采取均股制改制设立的沙县天泰实 业有限公司进行了股权内部交易的探索,在全市率先实施了管理层持大股、控股经营,告别了人人是主人、人人不做主的落后体制,实现了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该公司先后收购、兼并、托管了青州织布厂、沙县制药厂、虬江机械厂和三明汽车厂东门车间等企业,成功实施了低成本扩张、跨行业发展战略,由改制前的亏损大户一跃成为实现税利超千万元的纳税大户。通过推广、借鉴天泰公司股权流动重组和持大股、控股经营的成功经验,带动了一大批均股制企业的“二次改革”。全市共有98户企业改制为经营者控股或相对控股的股份制企业。

  国退民进,激活民资。叶继革说,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及时清理了一批过时或阻碍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相继实施了加快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并将区市的79项经济社会管理审批权限下放到10个县(市)、49项下放到两区,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实施效能告诫,促进了竞争领域国有资本的退出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以来,全市有130多家私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盘活了存量,带动了增量,激活了民间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以机械、纺织、建材为主导的相互配套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随着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既实现了国有经济缩短战线、加强重点的目标;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3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414户、注册资金14.9亿元,私营企业达到4789户、注册资金58.48亿元。同时,三明市抓住列入全国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机遇,推进国有资本有序地退出劣势企业,全市进入试点计划盘子的企业有21家,盘活资产20.64亿元,涉及职工25398人。通过这一“退”,“五小”企业被压缩淘汰,一批劣势企业的国有资本加快了退出步伐。产业优化的新兴私企成长起来。永安市 15户破产企业资产经公开拍卖,重组了26家民营企业,融资1.7亿元。原永安纺织总厂破产后的资产盘活重组了6家私营纺织企业,激活了1.4亿元存量资产,共返聘73%的原在岗职工1655人,新企业年产值比改制前翻两番。目前,落户永安的纺织企业已达56家,产值超过10亿元,成为当地新兴的支柱产业。

  维护职工权益,确保社会安定。叶继革说,在推进企业改革进程中,三明市始终把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作重点,尽最大努力维护社会安定。一是完善政策、规范运作。各级党委和政府研究出台了解除劳动关系职工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离退休人员、内退人员和特殊对象安置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建立了企业改制与破产准备金。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解决好所有者权限、职工安置、债务处理等敏感问题,确保企业改制工作健康、有序、规范进行。二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分别达到94.3%、98%和82%,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三是扎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建立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全面贯彻落实税费扶持、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岗位工资性补贴等再就业扶持政策。深入开展以项目开发和创业培训为重点的“真情创业”活动,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并为劳动就业弱势群体提供就业援助,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更多专题
创新成就大业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以“绿色”战略展腾企业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