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牛和达能双方已于8月9日签订关于设立合资控股公司的合资经营合同。
根据合资合同主要条件,合资控股公司设立后,业务范围是在境内生产、推广、经营及销售需要冷藏保存的低温酸奶、低温酸奶饮品和可勺型乳品甜点。合资控股公司的业务范围不包含奶酪或奶酪制品,而酸奶亦仅限于牛乳制酸奶。双方初步拟定合资30年。
在交割过程中,蒙牛和达能将分别拥有合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80%和20%。除了记入合资控股公司注册资本的金额外,达能的出资额应按资本公积记入合资控股公司账簿。
对于本次的强强联手,达能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达能方面更看重的是蒙牛乳业覆盖全国的乳制品平台。对于蒙牛而言,达能在乳业生产包装以及品质管控技术方面的优势,则可以弥补蒙牛的短板,同时引入外资也可以提升蒙牛自身的品牌形象。
其实早在2006年,蒙牛就曾与达能在酸奶业务上有过一段合作。然而2007年底,双方突然宣布,由于外部合作条件尚不成熟,以及有关出资的先决条件未能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前完成,双方同意于2007年12月18日起自动终止合作。
“此次两大巨头的‘联姻’将打破目前中国乳业的原有格局,蒙牛借助达能不仅在市场份额上有进一步提升,同时两强联手还有望撼动光明在酸奶市场的老大地位。”中研普华分析师指出。
据AC尼尔森相关数据,2012年光明乳业在酸奶市场份额中占据第一位,市场份额约26%;而蒙牛位于第二,2012年达能和蒙牛酸奶销售额合计约40亿元人民币,市场份额约21%。本次蒙牛达能联手,其酸奶市场份额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有望撼动光明乳业的老大地位。但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宋亮同时指出,“目前酸奶市场依旧被光明完全掌控,蒙牛与达能要想撼动该市场难度很大,加之两家企业刚刚合作,如果不能及时将新成立的酸奶合资公司业绩做上去,双方合作恐将动摇。”
纵观全行业,中国乳业的三强分别为伊利、蒙牛和光明。根据三者2012年财报显示,伊利去年营收419.91亿元,蒙牛360.8亿元,光明137.75亿元。为了能够追赶伊利的龙头地位,蒙牛近两年内可谓动作频频。2012年6月,丹麦乳品巨头爱氏晨曦22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继中粮之后的第二大战略股东,爱氏晨曦帮助蒙牛建立上游奶源地;2013年5月,蒙牛乳业与现代牧业联合宣布,蒙牛以31.75亿港元增持奶源供应商现代牧业股份至28%,对上游奶源控制进一步加紧;2013年6月,蒙牛收购雅士利全部股份,共涉及资金124.6亿港元。蒙牛将因此进入婴幼儿配方乳品生产企业的第一梯队;本次和达能的正式合作,也将帮助蒙牛再次向行业老大地位靠近。
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员工价值大小的充分体现。
品牌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一个企业的生命,更是一个企业信誉、荣誉和能力的真实写照。黑龙江省火电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