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李长顺打造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企业报道  2013-05-21 14:16:44 阅读:
核心提示: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大型的钢铁企业和全国大型的中厚板生产、出口厂家,资产总额167亿元。主要生产工艺有焦化、烧结、炼钢、炼铁、轧钢等。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大型的钢铁企业和全国大型的中厚板生产、出口厂家,资产总额167亿元。主要生产工艺有焦化、烧结、炼钢、炼铁、轧钢等。主要产品有中厚板、圆钢、螺纹钢、角钢、槽钢、球墨铸管、化产品等。2002年生产钢393万吨、铁333万吨、钢材37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利税12.7亿元、利润5.4亿元,出口创汇1.14亿美元。2003年生产钢50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利税20亿元、利润10亿元,出口创汇1.55亿美元。

  围绕适应市场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济钢实施低成本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精品战略、出口带动战略、人才战略、信息化推进战略六大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技术、管理、质量、品种、成本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优势。

  走节能发展之路实施低成本战略

  “九五”以来,面对钢材价格下滑、原燃料涨价、企业利润空间急剧缩小的严峻形势,济钢牢固树立“没有低成本就没有好效益”的观念,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走内涵挖潜、节能发展型的路子,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实现了集中反映冶金生产集约化程度的“四全一喷”,开发了干法熄焦、蓄热式加热炉、球团矿粉润磨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新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实现了节能型的结构优化,取得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有机统一。钢、铁生产成本在全行业处于先进水平,主导产品中板成本连续10年领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了低成本的竞争优势。1999年3月国家冶金局和山东省联合在济钢召开“全国冶金行业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济钢节能发展的典型经验。

  关注社会责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济钢把环境保护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坚持“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污染资源化治理”的清洁生产方针,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被原国家经贸委列为全国冶金行业首家清洁生产试点单位。济钢树立“污染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的观念,以创新的理念和创新的方法,对污染进行资源化治理,对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回收,用于烧结机点火和轧钢加热;钢渣经水淬后返回烧结作为原料利用,高炉渣及处理后剩余的钢渣用于制造矿渣微粉、微晶玻璃等;各工序中的余热回收用于取暖和作为制冷动力等。基本实现了钢渣、含铁尘泥闭路利用、煤气闭路利用、工业用水闭路利用、余热蒸汽闭路利用的“四闭路”与废物资源化、轧钢加热炉和烧结机点火无油化、锅炉无煤化、取暖余热化的“四化”目标。加强绿化美化和环境治理,绿地率达到了38.1%,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初步形成了集观赏、休闲、环保、文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园林绿化景观。全公司39个二级单位全部建成了省、部级清洁文明工厂。

  加快工艺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实施精品战略

  济钢坚持“投精料、用精工、产精品”,形成了实施精品战略、名牌战略的浓厚氛围。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投入,加快工艺结构调整,新建的120t转炉采用KR铁水预处理、LF+VD精炼等国际先进技术,可冶炼X70等高纯净度、高技术要求的钢种;中厚板精轧机是国内轧制力较大、精度较高的轧机。强化管理,通过了质量、安全、环境管理国际认证,并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实现了三体系整合和营销服务体系认证,计量管理通过了ISO10012认证,建成了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造船板获得中、英、法、日、德、美、挪、韩、意9国10个船级社认证。造船用钢板、碳结中板、热轧带肋钢筋和球墨铸管获得了中国钢铁协会“实物质量金杯奖”。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并获得特别奖,2003年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奖。济钢以市场为导向,先后研制开发了高强度耐腐蚀造船板、贝氏体钢板、薄壁槽钢、高强度钢筋以及适应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标准的专用钢材等新产品,受到顾客欢迎,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能力。

  努力与国际市场接轨实施出口带动战略

  济钢把走向国际市场上升到关系企业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的高度,牢固树立“产品出不了国门就出不了厂门”的新观念,自觉地定位于国际坐标中,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国际化经营,产品质量向国际标准看齐,在参与国际竞争大循环中,锻炼队伍,带动技术、管理和服务全面上水平,与国际接轨,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自觉运用国际贸易惯例运作产品出口,履行承诺,以诚待人,诚实守信,让客商感到值得尊重、值得信赖;坚持互惠互利,为客商创造价值,实现合作共赢,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形象,建立起了稳固的外贸供货渠道。出口总量、创汇额连年在全国冶金企业排名前列,出口中厚板保持第1名。目前,出口的钢铁产品已经扩大到所有品种,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出口产品结构多元化和出口市场多元化。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战略

  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机制留人、环境留人”和“留住、用好”的原则,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实施“十百千”工程、“人才充电工程”,通过厂校联合办学,先后送培硕士、博士研究生388人。实施“引智工程”,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有5人进站工作。在操作服务岗位开展“百千万”人才工程,评选高级技能人才。在操作服务岗位设立了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的职称系列,开展“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和“技术能手”评选活动。对各类优秀人才给予特殊津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最高奖励一次达10万元。组织劳动模范、优秀政工标兵、青年标兵出国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既增强了先模人物的光荣感、自豪感,又激发了广大职工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情。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信息化推进战略

  济钢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推动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全部工序实现了基础自动化,达到了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化控制;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关键工序实现了过程自动化,达到了生产过程自动监控、数据共享,120吨转炉、炉外精炼、连铸、中厚板精轧机等实现了数字模型控制。2002年投资1.3亿元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主干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已投入运行,实现了网上办公和远程异地办公,二期工程ERP项目的采购、库存、营销、财务四大系统上线运行,整个工程将于2004年全部建成,届时将达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实现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智能化,提高决策效率、工作效率、生产效率。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凝聚力工程

  济钢高层领导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在公司发展中的巨大渗透力和无形推动力,以我国传统的诚信文化为底蕴,以卓越绩效的先进理念丰富提升价值观,确立了“可尊、可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成就顾客、回报股东、富裕员工、造福社会”的企业使命等,在诚信经营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以诚信凝聚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积极建立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良好人际关系,使生活在济钢的每一名成员都感到温暖、充实和自豪。坚持“不断增加职工收入是企业无形的竞争力”,在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职工收入,大力改善职工生活条件。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设立居民区服务调度指挥中心,全天候联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职工群众。大力弘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团结协作的“一团火”精神,积极塑造诚信文化,树立济钢人可尊、可信、共赢的良好形象,形成了上下同欲,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旺盛人气。

  进入新世纪,济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主打板材品牌,实施产品、服务差异化战略,在现有两条中厚板生产线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条4.3米宽的中厚板生产线,钢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建成高质量、低成本、多品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国内一流、国际先进,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板材精品基地,工艺装备实现大型化、紧凑化、自动化,产品结构实现由普碳钢材为主向品种钢材为主的彻底改变,跻身于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之林,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 关 链 接

  李长顺1965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走上济南钢铁总厂领导岗位,历任济南钢铁总厂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1984年起任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7年担任总经理,2002年1月任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工程应用研究员。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质量管理推进者、全国技术改造先进工作者、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2003年被评为中国时代十大新闻人物。

  作为拥有3.8万员工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领军人物,李长顺把发展济钢、报效国家、造福职工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济钢的发展建设中。他科学管理、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把推动济钢快速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引领企业走上了“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他带领济钢人探索并成功实践的“走节能发展型路子,实施低成本战略”的“济钢模式”,为全国冶金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李长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他领导济钢发展生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为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国家创出了巨大财富。近5年来,济钢累计生产钢1578.91万吨、铁1470.65万吨、钢材1352.7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97.49亿元,在按11.28%提取全行业最高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的情况下,实现利税39.91亿元,实现利润12.09亿元,成为济钢历史上发展最快、效益最好、职工得到实惠最多、凝聚力最强、人气最旺、社会知名度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济钢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并获特别奖,2003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济钢钢产量突破5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其中钢铁主业122亿元),实现利税20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分别是1997年的2.88、6.25、5.7倍,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新的跨越。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