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企业家访谈>> 正文

我行天下,天下我行——记中交二航局巴中项目经理王连彬

企业报道 作者:刘海燕 徐琳  2013-05-16 16:01:41 阅读:
核心提示:王连彬,男,汉族,1979年 2月17日出生于山东。2002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同年工作于中交二航局二公司。目前任职于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巴中项目杨家沟特大桥项目经理、中交二航局二公司一分公司副经理,中共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职称,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项目经理”和重庆市“优秀青年建设者”等多项荣誉。

  王连彬,男,汉族,1979年 2月17日出生于山东。2002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同年工作于中交二航局二公司。目前任职于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巴中项目杨家沟特大桥项目经理、中交二航局二公司一分公司副经理,中共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职称,公路工程一级建造师。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项目经理”和重庆市“优秀青年建设者”等多项荣誉。

  他从普通的技术员做起成长为现在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成长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四海为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穷则思变,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一直是他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领导模范带头作用,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标。

  2002年在重庆奉节长江公路大桥项目,最开始作为技术员的他刚刚走出校门,积极深入施工现场,不怕苦不怕累,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将自己在大学的理论知识不断融入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公司“科技领先”的技术思路。在当时斜拉桥主塔高度在国内第一的奉节长江公路大桥施工中,成功创新了“强裂隙发育、超深钻孔桩施工技术“、“高塔无劲性骨架施工”等一系列在公司广泛推广的施工技术。

  经过3年的技术锻炼,这时的他在技术方面已经相当成熟,2004年重庆云万高速公路I合同段时任工程部部长职务,当时的项目主要是施工一座斜拉桥,也是整个云万路唯一的一座斜拉桥,因此项目的重要性可见一般,同时该项目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地形条件差,施工场地窄;工期压力大,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张;施工平面布置困难,分常规水位和三峡三期蓄水后两个阶段布置等。

  根据实际情况,他带领项目技术部门从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入手,积极探寻适合该项目的施工技术,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来提高项目的施工技术水平。在墩塔施工期间,得知三峡蓄水提前,蓄水后的地形条件将使挂篮无法安装。在这种特定条件下,他带领着技术团队反复研究,决定先施工零号块,挂篮安装就位后再施工主塔的交叉施工方案。实践证明,2006年7月开始的零号块施工和挂篮吊装取得了完美成功。高墩塔挂兰整体吊装技术还获得了重庆市和全国优秀QC成果。又如:在主梁施工期间,由于三峡蓄水场地二次搬迁和百年不遇的高温影响,施工时间已变得很少了,若不采取措施将影响业主路面施工,他在进行了多方论证的计算和分析后,决定主梁两边箱室内模采用场外加工现场安装的整体一次性轻型内模,不但保证了结构尺寸,还使每个施工节段的施工时间从16天提高至10天。同时也为类似工程结构总结了一个新的施工工艺。

  在整个云万路施工中通过不断摸索提升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先后创新了滚石深沟中钻孔桩平台搭设技术、乱石下沉跟进钢护筒技术、墩塔与主梁异步节约工期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墩身与塔柱节约形劲生骨架的施工方法、液压爬模在变截面大倾斜面砼施工中的应用、高性能砼生产和浇筑技术等六项施工技术。同时,他也以他优异的技术实力走向了项目领导岗位。

  2009年建设的重庆市合川区南屏大桥、涪江一桥是他担任项目经理的首个项目,两座桥梁合同额共计3.5亿多元,但是业主要求两桥施工于2009年5月15日完成深水基础,并达到墩身+204的标高,时间仅有4个月。在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肩负这前所未有的特大压力,同时作为项目经理的他相信和广大员工精诚合作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2009年1月15日,两桥正式开工。他整日和项目总工、技术员、工长一起讨论施工现场面临的诸多问题,时刻关注着现场施工进度,哪根桩基又开钻了,哪根桩基又完成了几米等等他了如指掌。每完成了一项重大节点任务,或攻破一道技术难关,都会露出比任何人都欣慰的笑容。

  开工不久,迎来了2009年的农历春节,迫于工期压力,项目部员工无法放假回家团聚。他在工地上陪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这个春节也奉献给了合川两桥。广大员工被他的决心和干劲感动着鼓舞着,在工作中大家自觉自律,从未喊过苦报过怨,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二航人精神,克服了开工初期无施工用电、无便道、无临设用地、工期压力大、多次出现提前涨水等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各项施工节点目标任务。

  经过将近4个月艰苦卓绝的奋斗,2009年5月11日晚12时,合川嘉陵江南屏大桥5#主墩墩身完成+204米节段以下的混凝土浇筑,至此,整个南屏大桥、涪江一桥完成了水上墩墩身标高+204米以下部位的所有施工任务。两桥的水上施工完全摆脱洪水水位的威胁,实现了两座桥的连续施工,也为保证两座桥按期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原定的5.15节点目标任务时间提前了4天。业主和合川区政府对他带领的这一支二航建桥队伍赞不绝口。

  作为重点市政工程,两桥的施工进度、质量要求较高,在施工方案的选择和优化上面项目部要求超前准备。他一方面通过公司的技术力量进行支持;另一方面带领项目技术人员通过参观重庆的同类型桥梁,让项目部人员了解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前做好技术方案。在施工安全风险较大的水上现浇支架和挂蓝安装方面,通过反复结构计算,强化了结构的稳定性。为保证工程质量,参加工程施工规范的学习,对工程施工质量规范烂熟于心,同时要求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也要学习规范,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在2010年的特大洪水中,现浇支架不但经受了洪水的考验,而且在后续业主进行的现浇箱梁的变形检测、裂缝检查中都无任何问题,保证了箱梁的结构安全。

  巴中杨家沟特大桥于2012年3月12日进场,属于接手其他公司施工的二次施工项目,存在交接、重新规划、二次清理现场等事项,成本费用高、筹备期短、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进场后,在毫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前提下真抓实干,克服了前期无施工用电、缺水及场地极其狭窄等困难,边完善临时设施建设边投入现场施工生产,他带领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开山劈路,以标准化工地建设为原则,最终开辟出一条既方便施工又不破坏当地环境的施工便道,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他亲自带领施工,技术,测量,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时时掌握施工情况、了解工程进度,为工程的整体控制掌舵保航。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于2012年3月20日开始第一根桩基施工、4月21日完成第一根桩基混凝土浇注、4月29日完成第一节墩柱浇筑、5月29日完成第一榀预制T梁浇筑、6月22日完成第一榀盖梁浇筑、8月5日第一榀T梁成功安装、2013年1月11日左幅全线贯通,2013年5月3日右幅全线贯,从而实现杨家沟特大桥全线顺利贯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国家法律和公司制度程序办事,做到公平公正他常说工程质量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如果开了绿灯,就给我的良心和企业的信誉开了红灯。他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固基修道,履方致远,他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公司搭建的平台上展示一个优秀二航建设者的光和热。

更多专题
七星大地“群星”闪耀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职业经理人的跨国公司应聘记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