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耿村煤矿是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公司现代化骨干矿井,近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和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耿村矿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建设“全国先进、河南一流”现代化矿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矿”发展战略,原煤产量持续稳定在200万吨以上,连续5年保持全国煤炭工业“双高”矿井称号,以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强劲姿态与卓越成就,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科技创新型矿井、煤炭系统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编发本文,希望通过耿村矿世纪新征途上志创一流奋斗足迹与创业精神为我国各条战线建设者带来深层启迪与思考!
引 子
在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发祥地古城渑池县,有一支驰骋煤海、遐迩闻名的英雄劲旅,它就是享有“豫西明珠”美誉的河南省义煤集团公司耿村煤矿。
自1982年建成投产以来,20多年扬帆煤海,搏浪前行,耿村矿人以其豪迈激情与一片丹心在世纪新征途上留下一串光荣足迹,谱写出瑰丽动人的辉煌乐章!
此刻,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这支英雄劲旅,沿着他们执著奋进的足迹去发现、思索、追忆,聆听这支来自煤海浪尖的英雄之歌……
世纪崛起腾飞路 科技创新铸辉煌
20多载风雨兼程,耿村矿人从历史深处走来,以其世纪腾飞之梦与骄人业绩,成为一道奋飞凌云于煤海苍穹间的亮丽风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耿村矿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矿”发展战略,为耿村煤矿世纪崛起插上一双腾飞翅膀!
耿村煤矿是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公司现代化骨干矿井,始建于1975年,1982年建成投产,可采储量15204.4万吨,所生产优质长焰煤具有低硫、高挥发、不粘结等特点,是良好的工业和化工用煤,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1992年改扩建后生产能力达到240万吨/年。
上世纪90年代,伴随日益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许多煤矿企业生产销售日益举步维艰,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耿村矿也不例外,扩建投产后虽具备年产240万吨生产能力,但受铁路“瓶颈”制约和煤炭市场疲软等因素影响,企业装备和发展长期受到严重阻碍,扩建后到1999年前总产量一直在200万吨以下,达产成了耿村矿广大干部职工梦寐以求的夙愿!
1999年初,时任国家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的王显政到耿村矿考察,要求耿村矿人顽强奋斗,克服煤炭市场疲软现象,实现年产200万吨、利润超过500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1万元的奋斗目标;同年底,集团公司董事长付树林视察工作时进一步提出耿村矿要努力实现“32510”奋斗目标,即原煤生产保持3000人,实现年产250万吨,利润1个亿,百万吨死亡率为零……
带着领导的殷切嘱托和万名职工家属的真诚期望,直面挑战,矿领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思广益,从理清思路、化解矛盾、调动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入手,以建设“全国先进,河南一流”现代化矿井为长远目标,果断提出“以人为本,科技兴矿,质量取胜”发展战略,及“一年打基础,两年创水平,三年大发展”发展思路。3年来,该矿始终坚持把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应用与不断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保持矿井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矿井发展步入发展快车道,一年一个新台阶。2000年以来,原煤产量连年保持在200万吨以上,2002年生产原煤267.5万吨,实现利润1.16亿元,创矿井发展史上最好水平,为建矿二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至今年10月18日,提前75天完成248万吨年计划目标;至11月29日,提前32天完成280万吨奋斗目标;截至12月26日,全矿生产原煤300.18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成为河南省第3个年产300万吨以上的矿井,一举跨入了全国特大型矿井的行列,谱写了一曲深化改革、科技兴矿的辉煌篇章。
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矿井科技含量是实现高产高效矿井的主要途径。耿村煤矿是采煤机械化程度达100%的现代化矿井,近年来,该矿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主导思想,本着高产高效的原则,将原来的三个采区合并为两个采区,推广了锚网梁支炉、“三小”光爆锚喷作业、放顶煤采煤作业等新工艺,加快了开拓掘进速度,全面提升了矿井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矿井合理布局和采掘接替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调度室大屏幕监视指挥模拟盘,主副井皮带提升计算机监控,财务、劳资、煤质的计算机基础资料管理,使全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实现了正规化和科学化。
耿村矿平均煤厚为6—15M,属极易自燃煤层,煤质变化较大,分层开采困难,开采成本高,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矿领导注重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亲自组织和带领科技人员针对生产实际进行技术攻关,完成了“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研究”和“易自燃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易自然煤层综放面工作设备配套技术研究”“易自燃煤层综放面防灭火技术研究”等成果,使易燃煤层放顶煤技术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先后获得河南省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特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综放工作面最高年产达160万吨、月产达24.6万吨、日产达10116吨。由于综放技术的广泛应用,原煤生产记录不断刷新,去年全矿创出月产33万吨、季产87万吨和年产267.5万吨的最高记录。按照科技兴矿战略目标,近年来,耿村矿先后制定了《科技科研发明奖励措施》《职工技术比武及奖励措施》等一系列激励职工钻研科技、岗位成才办法。目前,全矿有大中专学历干部职工600多人,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420人,先后有48项科技项目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并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科技创新型矿井荣誉称号。
激流勇进竞一流 扬帆煤海搏风浪
在跌宕起伏的市场经济大潮中,耿村矿宛如一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英雄舰队,搏击风浪,扬帆前行!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矿领导班子敢于自我超越,坚持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突出安全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工作,在抓好煤炭主业同时积极发展壮大非煤产业,以其锐意进取、志创一流的豪迈姿态谱写出世纪征途新的辉煌篇章!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搏击着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奋进中的耿村矿已走过了20多年的光辉历程。然而,耿村矿的决策层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标有着清醒的认识:全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山西煤南下抢占市场,用户对煤炭质量更加挑剔……因此,企业如不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和市场竞争实力,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对投产20周年的耿村矿来说,2002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一年对耿村矿干部职工来说也是继往开来、超越自我、再铸辉煌的关键之年。为确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原煤生产260万吨、矿井达产创水平目标,根据集团公司部署,矿领导班子无畏挑战,一手抓生产布局和采掘接替;一手抓干部作风转变,矿、科领导现场跟班解决问题,实行“四包一挂钩”。采取多种形式劳动竞赛,激励职工创水平、上台阶,先后创造了月产原煤33万吨,季产原煤87万吨,年产原煤267万吨等九项历史新高,使几代职工的夙愿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乘着集团公司保千万、创佳绩、确保经济总量突破20亿的强劲东风,该矿提出了“2812610”的奋斗目标,即:力争原煤生产突破280万吨,实现利润1.26亿元,百万吨死亡率为零。为此,该矿广泛发动群众,一季一个重点,一月一个目标,全方位开展抓质量、保安全、创水平立功竞赛活动,促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在今年一度出现“非典”疫情的严峻形势面前,矿领导沉稳应对,科学决策,一手抓抗“非典”,一手抓生产,全矿上下众志成城,最终实现了提前15天产量、利润双过半奋斗目标,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矿井一年一个大台阶的快速发展。
直面激烈市场竞争,耿村矿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加强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作为实现高产高效矿井有效措施来抓。今年年初,该矿把今年定为“质量管理年”,提出了“制度创新,科学测算,指标合理,考核从严,节约挖潜,奖罚兑现,突出抓好经济运行质量和产品质量,节支降耗,保证企业效益稳步提高”的总体要求,全矿先后出台了25个管理办法,171个考核指标,255个考核内容,并通过成本全员管理、资金统一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深入“三项”制度改革、清退计划外用工、开展治理“大企业病”、强化煤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全矿经营运行平稳。对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经济活动分析会,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职能科室和区队的管理水平。
为使耿村矿在残酷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矿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质量取胜理念,注重从源头把好煤质关,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尤其是300万吨入选能力选煤厂的投入使用,为提高煤质和产品市场信誉创造了条件,多种产品被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授予国家质量检测连续合格产品。
在抓好煤炭主业同时,矿领导强调要把煤与非煤并重作为矿井发展战略措施之一,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非煤产业,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通过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制等手段,对非煤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激活了非煤企业活力,目前全矿3个非煤公司、11个生产厂点都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可喜发展势头,尤其是该矿生产的脲醛树脂非金属矿用托锟、高压胶管、泡花碱等产品远销省内外,深得用户好评,为耿村矿可持续发展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耿村矿以其近年来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卓越成就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煤炭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煤炭工业二级企业、全国煤炭行业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工业现场管理最佳企业、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片丹心寄深情矿山脊梁耀明珠
在风起云涌、辽阔苍茫的煤海深处,耿村矿人以其众志成城的昂扬斗志成为一道放歌煤海、激情澎湃的亮丽风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矿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高扬煤海理想风帆挺进在新的世纪征途上,以其不屈脊梁托起“豫西明珠”于矿山之巅放射它璀璨夺目的光芒!
企业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矿区“两个文明”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
多年来,矿党委围绕经济建设实际,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活动,认真抓好“三会一课”和各种政治理论培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目标,开展“六好区队建设”活动和以爱党爱国教育为主的升国旗活动,把党的基本路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始终。党委还以顾全大局、谋发展为出发点,不断强化干部职工形势任务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公司创千万,我们怎么办?”、“矿井要达产,我们如何干?”、“产量要上新台阶,职工家属如何做贡献?”三大讨论,增强干部职工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坚定“扛大旗、挑重担、大矿要做大贡献”的创业决心,树立起走“全国先进,河南一流”现代矿井建设之路世纪雄心。
通过创造性开展“两比三争”、“先锋工程”等活动,矿党委致力于积极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与健康发展。如针对今年利润完成比较艰巨的实际情况,矿党委把组织各支部修旧利废、减少新材料投入作为党支部“先锋工程”主要立项内容组织实施,成效显著。过去材料费月月超支的机电二队,自开展“先锋工程”活动以来,通过实行党员包机制,一方面加强设备保养,一方面自己动手修理液压联轴节等设备,材料费用大大降低。仅今年6月修旧液压联轴节3个就节约资金5000多元。
听群众说心里话,为职工办实心事。该矿党政班子坚持把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推进矿井建设全面发展。近年来,领导班子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为职工办实事力度,重点抓了八大形象工程,即建设一个矿山生态公园,为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对职工宿舍进行公寓化改造,改善单身职工住宿条件;对矿区运煤道路进行改造,解决煤尘漫天飞状况;对灯光球场进行改造,为职工提供多功能活动场所;对俱乐部和宣传演播室进行改造,丰富职工文化活动;对职工食堂进行装修改造,给职工创造舒适的就餐环境;对矿内主干道进行改造,美化矿区环境;改造扩建耿村市场,完善配套设施,服务好职工生活。
矿领导还高度重视、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党心温暖工程”和“春风进万家”活动,帮助困难职工家属渡难关,尽快脱贫致富。2002年,全矿有130多名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子,共给困难职工发放大米、面粉8300公斤,食油830公斤,发放救济款66130元,较好地维护了弱势群体和困难职工利益,促进了矿区稳定与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耿村矿党政领导一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顽强拼搏,争创一流”企业精神,立足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创建活动,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建设领导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去年以来,全矿先后夺得集团公司组织的春节社火表演、篮球赛、歌咏比赛、体育舞蹈大赛等10个第一名。
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良好的文化氛围、干部职工心相连、情相系,使耿村矿成为一支继往开来、不断铸造辉煌的光荣团队:先后荣获河南省煤炭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等诸多殊荣,涌现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孙国旗、全国煤炭工业劳模范安民和10年保持年产量百万吨的综采二队等许多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矿山精英和先进集体,以“顽强拼搏,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挺起耿村矿人不朽的矿山脊梁!
尾 声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耿村矿人正以其志创一流的坚定信念和昂扬奋进的创业斗志,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创建“全国先进、河南一流”现代化矿井历史新征途上奋然前行!必将谱写出新的动人篇章,开创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绿染田野的五月,七星农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望无垠的稻田里播种的秧苗展示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豪迈...
为了确保获取的信息是准确的,要先设计出能力素质模型,这样容易就其要素设计调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