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迎建喝茶用的瓷杯上印满了方方正正的篆体汉字,说话时他紧紧地握着,很呵护的样子。这也难怪,汉王科技目前做的就是汉字的识别输入,发的就是“汉字财”。
“我有一种老泪纵横的感觉”
外界没有多少人知道,到2003年3月,汉王科技已走过整整10年的路程,“我有一种老泪纵横的感觉。”回想10年路,刘迎建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
1984年,正在总参通信部某团工作的刘迎建,将目光投向了“汉字手写识别输入”的课题上。当时他既没有研究方法和程序的积累,也没有实验样本和实验数据可供参考,但凭着一年多时间的专注和努力,他研发出“联机手写汉字识别在线装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初次的成功向他开启了一扇大门,从此,刘迎建便扎根于手写识别技术的领域。1987年,他被中科院自动化所破格录取为在职博士研究生。随着一项项研究成果的接连推出,刘迎建拿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各种奖项。
刘迎建需要在更广阔的天空里翱翔。1993年,他的人生出现了一次重大转折,他的角色从一名科研人员变为高科技企业的老总。这一年,中科院发出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号召。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支持下,刘迎建带头组建了“北京中自汉王科技公司”。
将公司的名称取为“汉王”,昭示着刘迎建的“野心”:要做中国IT业的“汉字之王”。“中国人不可能永远用键盘输入,”这时的刘迎建意识到汉字传统断裂的危机,他要将这个传统延续。“现在只是汉字识别技术不成熟,但科技进步一定会解决这个问题。”他对一位发明五笔输入法的人说,“10到15年之后,就没有你们什么事了。”
“鸡翅和鸡爪味道也不错”
“从年纪轻轻到两鬓斑白,我无非就是一心想要做成非键盘输入。”发财的机会,一波又一波地在身边滚滚而过,刘迎建不去触摸。“汉王”专注着自己的核心技术,从手写识别、OCR识别、语音识别到车牌识别,再到智能通信终端,他不断创新着。在商机诱人的中关村,“汉王”显得很另类。
“对我们来说,首先要选择的不是要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把技术做好。”对于跟随别人的产品,刘迎建不屑一顾,凡是别人碗里有的东西,“汉王”绝不去分一杯羹。坚持自己的创新,用刘迎建的话说就是“人少的地方风景才好”。
“有人喜欢吃鸡胸脯肉,有人喜欢吃鸡腿,可我们觉得鸡翅和鸡爪味道也不错。”刘迎建目光中露出几分“狡黠”,接着双手一摊,大声说,“大家总不能都穿一样的裤子吧?”
但是,刘迎建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人少”的地方市场就会萧条。对“汉王”这个既无规模又无背景的技术型企业来说,市场规模小是限制企业发展的致命枷锁。刘迎建不得不把精力放到精心培育市场上来。
作为汉字手写输入技术的开山鼻祖,“汉王”早在1997年就帮助商务通、名人、快译通等厂商打下了掌上电脑业的江山:微软、惠普、爱立信、摩托罗拉、日立、东芝、联想等著名品牌也都是其“技术授权”的客户。由于掌握着识别输入的关键技术,“汉王”已向超过40多家的企业进行过“技术授权”。
“外星人来了也不怕”
如今,“汉王”能走到今天这种局面,不仅是因为刘迎建能够经受住种种诱惑,当年与摩托罗拉“慧笔”一战,更是让“汉王”化蛹成蝶。
1997年春天,摩托罗拉挟“慧笔”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对方家大业大,而且当时“慧笔”的技术并不比“汉王”差,“当时真有点窒息的感觉,”刘迎建回顾时不胜唏嘘,“挑战并非来自外部,关键是自己的取舍,临时去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已然可能,那样‘汉王’将永远步别人后尘。”
压力之下,刘迎建心中军人的霸气显露出来。听说IBM开发有语音识别技术,他连续跑了三趟IBM研究所,最后花40万美元买下了当时并不特别成熟的IBM Viavoice技术,与“汉王”的手写识别产品捆绑着与“慧笔”展开竞争。
另外,“汉王”在全国30个大中城市进行演示发布活动,同时举行汉字输入比赛。只见十几台电脑一字排开,参赛的一方是专业的打字员,键盘声声;另一方是普通的电视观众,运笔如飞。8分钟后,所有观众完成书写任务,差错率为1.2%;而专业打字员们都在17分钟后才陆续打完,差错率为2.3%。
但是,一团新的阴云笼罩在刘迎建的心头。威胁来自“软件巨鳄”微软。几年前,当外界传闻微软将在WINDOWS CE中文版中捆绑手写识别技术时,刘迎建是最坚决的反对者:“我们最反对的就是垄断行为。”他甚至表示为此不惜“法庭上见”。后来微软放弃了捆绑计划,转而以技术授权的方式购买了“汉王”技术。2001年6月19日,微软依旧推出了捆绑有手写系统的产品,但捆绑的对象已经由最初的视窗改为办公平台软件——Offices XP,这样对“汉王”的损害程度就大打折扣。刘迎建渴望正当的竞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外星人来了也不怕!”
刘迎建一直在苦心播种“汉王基因”:自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外界传言,“汉王”的科研人员都很“狂”。刘迎建并不否认:“他们当然有理由‘狂’,因为他们做得好,印刷体识别世界第一。”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