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正文

电力企业最大压力是与市场接轨的体制改革不到位

中国企业报道  2013-03-12 10:39:22 阅读:
核心提示: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电力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和市场接轨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电力企业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和市场接轨的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投融资体制改革不到位。我们每一个项目都要审批,哪怕是很小的一个几千千瓦的光伏电站也要审批。项目不核准就无法贷款,无法首次公开募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不可能。

  二是电力体制改革不到位。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电力市场,让市场发挥配置电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市场建立的标志就是有选择权。选择权主要表现在:一是发电企业有权选择把电卖给谁;二是广大用户有权决定向谁买电。目前,市场主体还不具有纯粹意义上的选择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力市场还未真正建立起来,电力体制改革还不到位。

  三是电价改革不到位。现在,电被定义为公共物品而不是商品,无论是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电价都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这就容易造成企业的经营预期不稳定,给制定战略决策带来困难。

  陆启洲说,“中国电煤价格并轨我举双手拥护,市场经济就应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尤其是资源性产品更应该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现在煤电的矛盾是改革不配套不同步的问题,并不是煤企和电企之间的矛盾,电煤市场化改革必定会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

  谈及光伏发电,陆启洲表示,依然看好光伏发电。从长远看,随着技术进步,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呈下降趋势,电价也应该是向下调的,并最终达到商业运营的水平,也就是不要补贴。“我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到2015年,光伏电价成本会降到0 .8元,到2020年降到0.6元,现在看来这个测算会提前实现。”

更多专题
解读龙矿崛起之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如同一个车轮,轮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轮辐就是这十几个因素,轮辐的外围构成...

煤海劲旅勇创新 丹心所系创辉煌

这是一支煤海劲旅,在世纪腾飞路上,他们万里扬帆、风雨兼程;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这支丹心相映、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