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中国生物制药」或「集团」)(股票编号:1177)公布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之第三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回顾期」),这是中国生物制药由2018年9月10日起获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后首份季度业绩。
业绩表现
于回顾期内,集团收入较去年同期上升约37.4%至约人民币15,730,163,000元。计入权益投资及金融资产之未实现公允价值盈利及亏损前及后,集团应占盈利分别达约人民币2,247,477,000元和约人民币2,201,258,000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29.9%及约22.0%,而每股基本盈利增长至约人民币18.11分及约人民币17.74分,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21.6%及约14.2%。集团财务状况维持稳健,现金及银行结余达约人民币6,300,784,000元(于2017年9月30日:约人民币4,926,930,000元)。
董事会宣布派发第三季度股息每股2.0港仙,连同已派发第一季度股息和第二季度股息各每股2.0港仙,首三季度合共派发股息每股6.0港仙(2017年三个季度:5.5港仙)。
业务表现
回顾期内,新产品销售占集团总收入约18.1%,当中,集团完全自主研发、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肿瘤药福可维(安罗替尼)在批量供货后,市场反响热烈,得到众多医生和患者认可,业绩优秀。在由国家医保局牵头的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中,福可维作为国产创新药代表,谈判成功,已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保障了日后产品在市场的放量。
受到重磅抗肿瘤新产品拉动,集团的销售业绩增长显著,亦带动其他抗肿瘤药品晴唯可、格尼可和依尼舒的销售业绩;在持续学术教育推动下,消化系统新产品艾素平和得佑、抗肿瘤产品赛维健保持高速上升;已经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托妥、依伦平、润众销售增长平稳;镇痛和慢病管理销售模式日臻成熟,拉动镇痛管理产品凯纷、得百安及呼吸系统产品天晴速乐稳健增长;骨科产品盖三淳的学术推广亦取得理想业绩。
在公司 15204综采工作面初采初放阶段, 由于地质构 造原因, 放顶过程中地壳裂隙水大量涌入工作面, 造成涌水...
时光荏苒,如今,距离智能化工作面建成投产又过去了半年的时间,这支经过了春夏秋历练的队伍。“现在发展了...